电白大戏——粤剧

家乡区县: 茂名市电白区

电白正月十五开始年例习俗,伴随着年例的就是戏台,戏台每年都会上演各种粤剧。粤剧俗称“大戏”,为化州传统的剧种,历来城、乡人民所喜爱。清代中叶开始传入本市。清末和民国,市区及南安、杨梅、南盛等大圩镇都组建有业余或职业粤剧班,每于民间节日、庆典活动或农闲进演出。除本地粤剧班上演外,城、乡还不时集资聘请省、港的专业粤剧名班到来演出。当省港粤剧名班上演时,往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观看。其时演粤剧名班在广场搭戏楼公演,分日戏和夜戏,日戏约从下午2时演至晚上8时,夜戏人晚上8时演至第二天黎明。除官绅、富户在戏楼前广场两旁搭“子楼”坐着看戏外,众多观众均是站着观看。演出多为传统的剧目。如《六月飞霜》(窦娥冤)、《白蛇传》、《陈世美不认妻》等。话剧

[2]舞台美术风格近乎写意。布景简单,剧中规定情境,主要靠虚拟的表演程式来显示,不能表明时,就用牌子写上“河边”、“高山”等文字说明。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颇有改进。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布景运用画幅为主的软景,又采用灯光和硬片真景,服装、化妆华美奇巧。后来发展到用机关布景、胶片服装、头盔和道具安装电灯等。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用广州方言演唱。男的唱得比较平稳 、低沉,有时略带沙哑;女的唱得非常细腻而又圆润。

戴媛(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