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胡宗南和阎锡山联合进犯晋南解放区,被我太岳部队击退。8月,我军发动晋南战役,向驻扎在同蒲路上临汾至灵石一线的蒋军发动攻势,先后解放了洪洞、赵城、霍县、灵石、汾石、豫城等地。在攻打洪洞县的战斗中,杨世荣带领突击队猛打猛冲,指挥部队攻进县城。在激烈的枪林弹雨中,他右腿负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所限,这粒子弹在他身上成了永久的纪念,伴随他度过了以后的41年。
1947年7月,我人民解放军执行毛泽东主席制定的“执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计划,转入全国规模的大反攻。8月下旬,太岳兵团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地区,建立新的解放区,发动了灵陕战役。在攻打灵宝的战斗中,杨世荣担任政委的三十三团的任务是打穿插,截断了敌人的退路,顶住了敌人无数次疯狂进攻,圆满地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保证了灵陕战役的胜利。
灵陕战役后,建立了豫西军分区,三十三团扩建为豫西独立旅。1948年2月,杨世荣调任豫西二分区政治部主任兼豫西独立旅政治部主任,并担任中共豫西地委委员。1948年11月,豫西独立旅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
1949年3月,杨世荣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后勤部政治委员,随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进军两广、解放大西南的各次战役,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功绩。
新中国成立后,杨世荣担任云南军区后勤部政委。遵照毛主席“解放全中国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人民解放军永远是支战斗队”的指示,他带领后勤部的同志,跑遍了云南省。在当时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困难条件下,掌握了全省道路、地形及其它一些情况,为制订战略预案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55年1月,杨世荣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速成系学习,同年,他被授与大校军衔。在学习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被评为“模范学员”。他总结的学习方法被誉为“杨世荣学习法”,在全军推广。学习尚未全部结束,他就被留院工作。最初,他担任速成系班主任。以后,担任过速成系副主任、主任,学员大队大队长,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并先后被选为院党委委员,院党委常委,院监委副书记。1957年,杨世荣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1961年,他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多年来,杨世荣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保持着老红军的本色,他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他从未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老战友友的关系,为子女们的工作“走后门”、谋私利。他的大儿子当兵复员回来,被分配到首钢当炉前工。由于一只眼睛有伤,视力不好,常被电弧击伤,所以曾想调换工作。但是,杨世荣不去找熟人说情,而是让儿子向组织反映。现在,他的这个孩子仍在当炼钢工人。
杨世荣在工作中,从军队院校的长远建设出发,特别注意培养年纪轻、理论水平高的同志,积极推荐他们到一定的领导岗位上去锻炼。他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以个人好恶来选配干部。他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我军政治思想工作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78年,杨世荣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11月27日,他因患心肌梗塞,不幸逝世,终年79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