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一《高兴》

家乡区县: 开封市鼓楼区

《高兴》是贾平凹在2007年出版的作品,作品的结尾标注的第一次完成时间是2005年,这部作品历时三年,五易其稿,贾平凹说这是他写的最艰难最沉重的一部作品,《高兴》用另一种笔触和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城市边缘的农村人凄苦的生活。
刘高兴带着五富从商州的清风镇到西安打工,最显赫的行李是一双红色的高跟女鞋。一年前刘高兴为了娶媳妇卖肾,可是肾卖了,媳妇却没娶到,只是留下这双高跟鞋。刘高兴说买他肾的是个西安人,所以他要到西安打工,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刘高兴和五富到西安投靠的第一站是清风镇的韩大宝,一个在清风镇人眼里风光无比、靠打工致富并成为西安人的模范先驱。韩大宝给他俩的除了一栋作为宿舍的危楼,还有2辆收破烂的架子车。刘高兴和五富的西安打工生活,顺利的拉开帷幕。
在这个城市里艰难生活的打工者,除了以刘高兴和五富为代表的拾破烂群体,还有阴暗落后的巷道里寄居在美容美美发厅里的年轻女孩子,妓女孟夷纯是在一场误会中登场的,收破烂的刘高兴被孟当成是客人,孟夷纯的鞋子吸引了刘高兴的全部注意力,那是一双与其家里的高跟鞋一模一样的鞋子。后来急转直下,刘高兴意识到孟的身份后仓惶离开,第一次的见面匆匆结束。
喜欢读《红楼梦》、吹箫、穿西装皮鞋收破烂的刘高兴开始了对孟的漫长思念。
第二次与孟见面是刘高兴在拾破烂途中,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刘瞥见走过来的孟,刘高兴感叹“难见时是何等的艰辛,相见时又是何等的容易”……他骑着破烂的架子车载她去医院看扭伤的脚。那是他心底甜蜜的回忆。听过她悲惨的身世后,刘高兴开始每个月都要把拾破烂赚来的钱分给孟,虽然只有300抑或500,可是这种付出完全不要求任何回报。五富说高兴我已经攒了好几千块钱了,你却什么都没攒下。可是在刘高兴看来这种付出是最值得的。
同住在危楼里的黄八、杏胡、朱大哥与刘高兴和五富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区”,杏胡说,刘高兴就当街道主任吧。毫不夸张的说,刘高兴是五富的精神领袖,即便在大家的眼里刘高兴也是一个有知识、儒雅、无所不能的拾破烂者。
整部作品是在一系列高潮中急剧结尾的,首先是孟夷纯被扫黄的警察抓走,为了凑齐保释金救孟夷纯,刘高兴带着五富去咸阳挖管道,恶劣的工作条件中五富脑出血死亡,刘高兴带着包工头给的800元现金背着五富的尸体回清风镇……

《高兴》是一部沉重的作品,它是对城市底层人群的生活一个惟妙惟肖的记录,作家揭开城市灯红酒绿的面纱,褪去浮华,直视他们的生活状态,从一群拾荒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来触摸这个城市的脉搏,来向我们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城市面貌。这些拾荒者,他们人生的唯一价值就是活着,这个卑微的目标却还无比艰难。他们被生活的艰辛压得无暇反思自己命运的悲剧本质,甚至会为微不足道的所得而高兴,这样的快乐和高兴的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凉。书名取自主人公的名字高兴,其实是一种反衬,贾平凹在创作上达到了“含泪的笑”的高度和深度。一位职业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在其对底层人群的关注中充分显示出来。贾平凹用心体验写作对象的生活和精神,与拾荒者同生活3年,认真思索这种社会的存在,为人们关注社会提供了艺术的参照。
读完作品后,留下的是无以言说的难过和无奈,作品如实反映了当今城乡变迁的种种问题,可是,解决问题的该是谁呢?

寒水沐华(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