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俗之狮舞,东莞咸水歌,莞草编织

家乡区县: 东莞市

狮舞(各镇街,长安大朗虎门尤著)
东莞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是集音乐、舞蹈、武术表演及雕塑、绘画、刺绣等工艺于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狮身一般长约2.5米,以黑色狮子代表凶猛,表示武术高超。一个醒狮队包括头牌、行棍(横批)、彩旗、锣鼓钗、大头佛及十八般兵器等。狮舞演出,先由大头佛夸张滑稽的表演开始,然后是狮子舞表演,有"苏醒"、"上楼台"、"过天桥"、"采青"等,最后以武术表演结束。醒狮采用弓、探、虚、腾、跃等基本步伐来表现狮子的动、静、惊、疑、怒等神态;采用扑、抓、捞、采、抛等动作,配以锣鼓的轻重缓急,表现狮子的勇猛矫健,灵活威武。鼓点一般有三星、五星、七星三种,但以五星梅花点最为常见。新狮正式参赛、出外游行,先要进行点睛仪式,俗称开光,仪式完毕,方能起舞。


东莞咸水歌
咸水歌流传于沿海及水乡的沙田、麻涌、虎门、长安、中堂、望牛墩等镇。由于渔民的流动性,东莞咸水歌极富地方特色,并流行到香港、澳门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词多用东莞口头语,曲调爽朗朴素,节奏由,形象生动,情感真挚。十年浩劫,咸水歌遭受无情摧残,濒临绝迹。


莞草编织
"莞草编织"是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制作工艺。莞草编织,主要分布在厚街和道滘、虎门等地,尤以厚街为主要产区。厚街的草制品因莞草优质、制作精良、花样新颖、产量很高,出口十分畅销。在上世纪80年代前,在广东出口产品中,草席不逊于蚕丝,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在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坐席,历史学家就清晰地考证注明:“莞席,以麻线为经,莞草为纬编成,素绢包缘。”这表明东莞的草织品在汉朝已经享有盛名。

funfun(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