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钟湖又名西水湖、升水湖、太子湖、百岛湖等等,是我国西南地区蓄水量较大的人工湖泊,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5度44分,北纬31度31分。湖面最宽达3800多米,最深处170多米,面积56平方公里,主航道静水长100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湖区风景秀丽,环境宜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集蓄水、灌溉、发电和旅游开发为一体,湖水清醇可饮,两岸群山环抱,自然风景宜人,历史文化厚重,山乡民俗淳朴, 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世界旅游组织确定为中国西部最大的人造水资源。2011年2月15号成功创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升钟湖常年平均气温16.4℃,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与成都、重庆、绵阳、广元、南充等周边大中城市已形成一体化的交通网络,距古城阆中约35公里,距三国文化源南充100公里,距剑门古道约100公里,是川东北旅游线上山水相融的一处集观光、度假、休闲和水上娱乐为一体的理想去处。
醴峰观
恢复及扩建国保文物——醴峰观。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四川省内仅存的七处元代建筑之一,也是我县建县以来唯一的一位皇娘去世后埋葬的地方,后人为了感念她的贤德,特在她的墓地旁修此寺观予以纪念。后在文革中部分被毁。
古西水县衙遗址
抢救维修保城乡古西水县衙遗址。公元1283年,西水县与新井县才一同并入南部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1231年,蒙军以强大的攻势向南宋发动了侵略战争,当蒙军攻入西水县时,西水人民响应朝廷“弃平地,筑山寨”的号令,立寨筑城,奋起反抗,打退了蒙军数十次进攻,取得了城池保卫战的胜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场城池保卫战,将城池命名为“保城”。清雍正三年,在原西水县衙的遗址上修建了“瘟祖庙”,该建筑虽已历经400多年,现仍保存完好,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升钟湖畔的重要人文景点。总投资约6000万元。
香柱山
地质遗迹异常丰富多样,风光旖旎,山异、石奇、水美、林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素有西南金三角、成都后花园之美誉。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经专家考证,香柱山地质奇石公园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好,保存的地质遗迹在国内外具有独特、科研、稀有、典型、优美与多样性等特点,是探索中国西南环境演化的自然博物馆,也是研究地质、地貌、气候、动植物等难得的科研基地。总投资约8000万元。
建浩寺
佛教圣地建浩寺,位于“四川十大名镇”—建兴镇的莲花上,距镇0.5公里,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寺院,佛教文化内涵丰富,寺院发展迅速,建设规模较大,设施齐备,是南充市的大型寺院之一。山势形若莲花,绿树葱郁,宝马河环绕山麓,交相辉映。建浩寺占地面积800余亩,其中大雄宝殿内有如来佛祖坐像三尊,全身镀金,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神态栩栩如生。佛像高度18.80米,为川东北最大最高的坐佛。每逢佛教重大节日,西充、射洪、仪陇、巴中、盐亭、阆中等地广大佛教信徒长途跋涉,不辞辛苦来建浩寺参拜佛祖,可见建浩寺在川东南的影响之大。其寺始创于清仁宗嘉庆十年(1805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左右厢房的四合院式建筑,中间是个长七丈、宽四丈二尺的一个大院坝。据正殿右侧的古碑记载:“道光年间(约1830年),建浩寺一僧人还俗应举,考中举人,授官某县知县。寺僧以此为荣,乃在山门外竖建双桅杆以彰殊荣。后来,朝延在建浩寺设置僧官,管理全县寺庙僧人。建浩寺现为南部县佛教协会所在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