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民俗之麒麟引凤,莫家拳,龙舟竞渡

家乡区县: 东莞市

麒麟引凤(水乡)
东莞"麒麟引凤"主要流行地区是水乡,时间是正月"元旦至晦",有一百多年历史。[民国]《东莞县志》载:"其习弹唱者,以纸糊凤凰,两小童戴之对舞,舞毕,唱班本歌曲,名曰舞凤。"两童舞凤,表现凤求凰的爱情故事。
"麒麟引凤"分为文场及武场两大类。文场者,麒麟先舞,然后凤凰出,麒麟对舞。完后由粤剧曲艺演员演唱。武场者,麒麟先舞,然后由武术队员表演武术蔡家拳、洪拳、南拳及器械等。


莫家拳
莫家拳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于清代嘉庆年间,由广东惠州府莫蔗姣创立,经东莞火岗村莫达树、莫四季、莫定如、莫清娇等人修改成为著名的莫家拳。
莫达树、莫清骄等人在东莞县一带传授莫家拳,桥头镇大洲村的莫龙富等人继承师法,成为莫家拳第二代传人。再由莫龙富等人传给石水口村的莫黎胜、莫林、莫亮、莫容等成为第三代。此后,莫家拳在桥头一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十分兴盛。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东莞最热闹的景致。每年农历五月 , 东莞市水乡各镇区都有自己一个龙舟节目。东莞的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都夺得金杯。沙田镇还获得中留龙舟协会授予的“龙舟之乡“称号,在东莞市,龙舟竞渡早已发展成为一项群众踊跃参与的大型体育活动了。 竞赛形式有两种 :一是友谊赛 , 群众称之为“ 趁景 ”,不设奖品 , 也不需要主办单位组织 ,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 , 往往会自发地进行比赛 , 这种比赛没固定时间、路线 , 聚散自由。另一种比赛形式是 “放标” 即 “赛龙夺景 ”, 群众称之为“斗标”、“斗大景 ”、“ 斗景尾” 等。 万江区由区府主办的龙舟竞渡场地 , 设地东江支流上 , 每次比赛的线路全程在 30 公 里至 40 公里之间 , 共需 3 小时左右。参赛的龙舟起码有十几条 , 加上一些“ 趁景”的龙舟 , 总数往往超过五十条 , 是一项跨区甚至跨县的体育比赛。开赛之日 , 一江两岸 , 彩旗招展 , 人山人海 , 逾十万观众.

funfun(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