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尧佐

家乡区县: 四川省营山县

陈尧佐(963~1044)北宋大臣、书法家、画家。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陈省华次子,兄陈尧叟、弟陈尧咨皆状元。太宗端拱元年(988)进士,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工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咸平初,任潮州通判,咸平二年(999)建韩吏部祠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宋仁宗时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庆历四年(1044)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现存词一首。

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出生。
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进士。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任开封府推官。他上书指摘时弊,言他人所不敢言,因事涉皇帝、皇室,终于触怒皇帝,获咎被贬为潮州通判。到潮州当年,他就不计个人得失,马不停蹄协助州官于九流新修孔庙,并“选潮民秀者劝以学”,发展潮州教育事业。当年,他还倡议在孔庙正室东厢建韩吏部祠,并写了《招韩文公文》,极力称赞韩愈“专以孔子之道教民。民悦其教,诵公之言,箴公之文,绵绵焉迨今知学者也。”韩祠的建立,开潮人立祠纪念名人的先河。
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当他得知韩江鳄鱼祸民时,即组织吏民百余人,用巨网捕杀鳄鱼。还写作《戮鳄鱼文》,表达关心民众疾苦,为民锄害的决心。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陈尧佐代替刘综而为淮南西路经略安抚使。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知河南府。
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徙并州。
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二月,宋仁宗命令参知政事吕夷简、枢密副使夏竦负责编修宋真宗一朝国史,宋绶、刘筠、陈尧佐、冯元等人参加撰写国史工作,宰相王曾具体负责管理这一工作。
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67岁时,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四月,刘太后去世后,宋仁宗亲政。他首先罢黜刘太后所任用的宰相吕夷简、枢密使张耆、枢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等人,重新提拔张士逊、李迪为宰相,王随为参知政事,李谘为枢密副使,王德用签书枢密院事,组成了新的领导班子。
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罢知永兴军。
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拜同平章事。75岁时, 被宋仁宗用为宰相。
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
北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年八十二。谥文惠。

一九二O(2015-05-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