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的开放城市。自古就是一座人才荟萃的名城。汉赋四大家成都有司马相如和杨雄两位。唐代大画家成都有黄筌、黄居采父子。宋代著名史学家成都有范镇、范祖禹。成都还是名流云集之地,大政治家诸葛亮,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薛涛、韦庄、陆游、范成大等都曾寓居这里,有“天下诗人皆入蜀”之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都曾就学成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李一氓,科学家周太玄等,都曾在成都石室中学受教。成都还具有不排外、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勇进取的开放性格。开明氏入蜀,带来了荆楚文化;秦定蜀,带来了关中文化,后又把六国工商迁徙入蜀,带来了先进的工商技术;文翁兴学,派蜀人子弟到京师学习中原文化,隋代杨秀作蜀王带来中原高僧,使成都成为佛学中心之一。唐玄宗、僖宗两次“幸蜀”,随行带来了大批大诗人、画家、歌手和百工技艺之才。清代“湖广填四川”,促进了经济、文化、风俗的交流和融会。川剧、曲艺、绘画、川菜、小吃等,都是集各地之精华而形成成都特有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各种社会团体和名流志士移居成都,27所大专院校迁来成都,使成都成为大后方文化中心。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大西南的解放,人民解放军又带来了晋、绥、秦、鲁、苏大批干部。建国后的三线建设时期,又调进了全国各地的各种人才。成都的经济、政治、文化持久繁荣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二千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吸收引进全国各地的先进文化和人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