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中学,为江西省上饶市重点建设中学,是市委、市政府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而建设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示范性高中。于2010年5月正式开建,2010年12月31日,教学楼顺利封顶,并于2011年9月1日全部完工,开校办学。
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上饶中学校园占地面积287亩,有116个教学班、5968名学生,拥有教师共400人。是继上饶县中学、上饶市第一中学、上饶市第二中学、上饶市第四中学、上饶县第二中学之后,上饶中心城区又一重点中学。
建设过程
编辑
办学背景
上饶市拥有720万人口,中心城区却没有一所能与人口大市、教育大市地位相当的品牌高中学校,优质高中生源外流十分严重。上饶中学建设之前,城区高(完)中主要面对三个问题:
一是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紧缺,不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校园规划图
校园规划图
,缺乏竞争力。市本级的省级重点高中——市一中和二中,年招生分别仅为1000人左右,办学能力远低于县级高(完)中,难以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
二是城区普通高中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占地面积小,不适应城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上饶市城区共有普高学校11所(其中民办学校4所),合计在校生16658人(包括这些学校的初中学生)。11所学校中,只有8所学校(一中、二中、铁中、四中、沙中、新知、师范附中、师范实验中学)有自己的校园和校舍,共有校园面积(含初中部)24.2万平方米。如果按国家规定,高(完)中生均用地面积至少应达18平方米计算,城区普高学校的占地面积实际只能容纳13444名学生,超容3214人。
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2]
三是学校密集在老城区,学校布局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上饶市区的学校,基本上还是80年代初期的框架,近3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些学校绝大多数分布在老城区,共同的特点是面积狭小,校舍拥挤。随着老城改造,商住房不断地开发,入住户数还在逐年扩大,适龄入学人数持续增长,使学校面临一种超负荷状态。
2008年,新一任市委、市政府领导意识到:教育的贫瘠制约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教育的落后和打造四省区域交界中心城市不合拍。为此,市委书记蔡晓明在2009年接受《人民日报》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光要让学生们能上学,更要上好学。于是,曾经筹建发端于2002年,又于2003年暑期夭折的上饶中学,终于在2009年的全市“两会”上,再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被列为市中心城区28项重点工程之一。[3]
办学历史
上饶中学
上饶中学(11张)
2010年2月,上饶中学剪彩开工。2010年5月,上饶中学正式开建。[3] 2010年12月31日,教学楼顺利封顶。2011年校园建设全部完工,并开校办学。[4]
学校第一学期设置了2个奥赛班(高一1班,高一2班),5个实验班(3~7班),14个重点班(8~21班) ,其余为潜能班。第二学期设置了共38个教学班:1个理科奥赛班,4个理科实验班,11个理科重点班,8个理科潜能班,1个文科零班,1个文科实验班,4个文科重点班,5个文科潜能班,1个音乐特长班,1个美术特长班、1个体育特长班。
2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口东北角,规划总投资2.3亿元。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占地面积287亩,设施包括教学楼群、实验楼群、教学综合楼和综合素质馆等教学设施,400米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24片篮球场、12片排球场和8片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值班用房等生活设施。尤其是1万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100米的长廊,气势宏伟,美丽壮观。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代化设备配置齐全。校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状元山、甦荷湖、石雕群等景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
规划设计中,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舒适、卫生和低碳的原则,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按“一心、二轴、三区”进行布局,实现使用功能、育人功能、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地块容积率为0.5,建筑密度13.85%,绿地率为40.5%,充分体现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等特点。上饶中学是上饶市政府2010年的重点工程之一,于2010年2月剪彩开工。[5]
师资力量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教师共400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5名,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23人,高级教师125人。[1]
办学理念
1、教学理念:夯基础、重自学、抓过程、求方法、提素养
教学原则:以研促教、以学定教、以练促学
江西上饶中学
江西上饶中学(20张)
教学措施: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训练、因材施教
各学科教学理念(略)比如英语教学理念:运用英语、享受英语。
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学案生成教学法”,实现“有效学,动态教”
2、德育理念:传承文明、构建和谐
学校德育工作依据德育理念,德育工作要形成两条核心主线,一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美德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以开拓创新为目标的现代公民素养教育。[6]
办学成绩
赛、课件比赛、论文比赛、学科竞赛中均获得良好成绩,老师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发表高质量的教学文章。同时,重视精心实施新课改,组织优秀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学案导航》系列丛书二十四余册成功发行,《铺就人生的基石》德育课程编撰成册出版;成立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全面谋划学科理念;开设传统文化和现代公民素养教育课。通过严格管理,在每次全市期末统考中,上饶中学学生的成绩进步幅度远高于同类学校,名列前茅。[1]
2011年秋季上饶中学为了储备优质师资力量,开办补习班。在当时学校刚成立在社会上还不知名的情况下,招生非常困难,最后补习部招收了168名学生(其中应届生5人,补习生163人),这些学生总体基础比较差,在163名补习生中去年入学高考成绩上一本线只有3人,上二本线以上只有25人。经过上饶中学校领导、高三年级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上饶中学补习部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可喜成绩,上一本线21人,上二本线以上72人,理科最高分638分,文科最高分598分,一本上线率12.5%,二本以上上线率42.9%,成绩进步最大的一名学生相对于去年入学高考成绩提高了165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