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晷景始剖天,阆风直预不周巅。
王母月窟食青鸟,开明阳台树琅玕。
三成昆丘启圣化,五残心德轶不传。
唯余迎旭相台上,朝日跃出碧波间。
相山属泰山余脉,主峰地理坐标在东经116.8度,北纬34度线上,横空出世孑然独立于中原腹心。《宿州志》说山在相城乡,高五里。周二十里,称州巨镇,为诸山之宗。上有古词、汉碑三百有五,残断不可读……。铭曰:“巍巍相山,盘纡穹崇,丄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神旧号‘明上王’,未详所始。”碑如此多,神如此古,耐人思忖。
相山是一座神秘的山,是一座美丽的、鲜为人知却富有无与伦比的文化魅力的山。今天我们从天文学、文献学、考古学等角度切入,初步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认识到她就是冯相氏和保章氏掌日月星辰、风云气象、世登高台以视天文气象之次序的地方。古籍中记述之海内昆仑丘(虚)、不周山、日月山、西王母之山……就是相山。庙祠之“明上王”谥号可发人深思。
神是古代被超人化的天文气象工作者,上帝是天文气象台的主管、科技总裁,神山即是天文观象之所。相山主峰周围有地平日晷操平水槽,圆形石晷多个,古陶片多见,山北祭祀坑兽骨累累,山西南有天藏古寺。考《山海经》“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禹阙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十洲记》“崑崙号曰崑陵……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但当心有观于崑崙也。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蹻车渡弱水到此山,祠上帝于北阿。”再考《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禹攻共工国山……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等资料,均与相山地理地貌现状相符,古代“相土烈烈”、昭明居砥石、河出积石、相土之东都、穆天子宾于西王母……等史传和神话因之而澄清。
登相峰极目,视野空阔,尤以春秋二分晨昏晴霁之际,一轮红日卯出酉入,朝晖夕曛,流锦溢彩,加之山花草树,岑色岚光,让人逸趣横生,神飞物外。相山灵秀之气烝溶于浩荡天籁之中,正未可以言语而尽述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