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历史

家乡区县: 枣庄市薛城区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   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   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   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   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   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   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   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   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   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   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   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   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   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   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   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   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   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   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   中华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   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   1961年9月12日枣庄建制为省直辖地级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56处人民公社,为当时山东省四个地级市之一。   1976年7月12日,设立市中区,将齐村区所辖部分划归市中区。   1978年滕县划归枣庄管辖,至1988年,全市辖5区一市。   2001年3月,枣庄市行政区划发生变化,共减少乡镇30个,减少比例为33%。全市共设14个街道办事处,42个镇,5个乡。    枣庄区划地图 [编辑本段]古今名人  奚仲   任姓,古薛国人。今枣庄市薛城区陶庄人,据传为黄帝之后,夏禹之臣,因善造车,受封于薛,为异姓诸侯。夏王大禹封奚仲为“车正”。后来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为薛国的国君,奚仲遂成为薛国的始祖。今薛城区陶庄镇奚公山上是奚仲出生地 墓地 造车的地方。   鲁班   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二千四百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墨子   名翟,战国时期鲁之小邾国(今滕州市)人,约生于公元前48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学多才,创立了墨家学派。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主张,其主要思想、业绩体现在《墨子》一书。   滕文公   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   毛遂   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荐"的典故即出于此,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原滕州官桥火车站处),民国初年,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   孟尝君   姓田名文,田婴之子,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薛国(今滕州市张汪镇)人。田文继位后,他轻财下士,广招八方志士仁人。不久,门下食客达3000人,境内百姓达6万余户。后孟尝君又被齐闵王聘为齐相。在任期间,他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发展合纵抗秦势力,使齐国名声大震。孟尝君卒后,葬于薛城东北隅,现墓址尚存。   叔孙通   汉初薛国(今滕州)人。秦末,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孝文帝时,叔孙通又任奉常,并制定了宗庙仪法。叔孙通不仅帮助刘邦整顿了朝纲,而且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他的一生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匡衡   字稚圭,西汉著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有“凿壁偷光”的典故,而且说《诗经》见解独特。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疏广 疏受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贾三近   (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贾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兴利除弊,嫉恨贪官污吏如寇仇。明万历十二年,贾三近任光禄寺卿。不久又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万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峄县贾三近家拜为“兵部右侍郎”。   戴华藻   号新斋,安徽寿县人。曾任清政府直隶东明候补知县、直隶望都知县,中兴公司主要创办人和总办,使枣庄煤矿成为山东省第一座近代化煤矿。   张莲芬   又名张毓蕖(1851――1915),官僚资本家,商办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总理,浙江余杭人。经营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7年,计筹股本300万(连同借款共500万)银元,修筑50公里运煤铁路一条,近代化大井一座,并附建了自备电厂、机械修理厂和车辆修理厂,使枣庄煤矿成为“唯一能与外人竞争之矿”。   孙美瑶   枣庄市付庄乡康宅村人(1898――1923)。组成“山东建国自治军”,由孙美珠任五路联军总司令。临城劫车案的发生,中外为之震惊。   贺敬之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枣庄是山东省城市中唯一拥有“山川”“运河”“湖泊”“高铁”的城市,枣庄北边是以两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为主的旅游景区“山亭区”。南边是以江北水乡 运河古城为主的旅游景区“台儿庄区”。西边是京杭大运河的源头碧波荡漾的微山湖。在“北山”“南水”“西湖”的当中就是枣庄的经济 政治 文化 交通中心,也就是枣庄的“中心城区”。
枣庄市现正在重点打造“世界遗产奇迹--台儿庄运河古城”;枣庄境内100多公里古运河段,航道船舶往来穿梭,百舸争流的现代化旅游景观,展现了中国1000年的南北交融文化,丹麦旅游专家彼得森说:“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是这个样子。枣庄(台儿庄)现投资几十亿正在恢复明清时期的运河古城,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是山东省重点工程,是国共合作的结晶,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整个古城建设全部完成后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未来还会考虑包装上市,申请5A级风景区。
总体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
以“山”为主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此处群山绵延不绝,峰头林立,周围由巢云观、君山望海、十八罗汉洞等景点;
以“果”为主的万亩石榴园游览区园内有青檀寺、一望亭、园中园、权妃墓、三近书院、中日友好碑廊等景点;
以“水”为主的台儿庄古运河风景区,上游部分已开发成月河公园风景区,由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等景点组成,下游部分依然保持着康乾盛世时古民居的原貌;
以“古”为主的滕州古文化旅游区;
以台儿庄大战和铁道游击队闻名的“红色旅游”区。
国家AAAA级景区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冠世榴园、微山湖红荷湿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滕州盈泰温泉度假村

花蕾蕾(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