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GZHOU 铁佛寺(二)

家乡区县: 沧州市南皮县

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省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葺一新。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中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铁佛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铁佛寺的传说。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后曾有一个弃置多年的铁佛基座,重数千斤,上面铸有“吴桥镇”三字。吴桥镇原隶属东光县,这里出了一个张姓铁匠,带领数十名工匠,架起小铁炉多座,每天浇铸铁佛。当铸到平肩时,头部说什么也铸不成,因为工匠端着铁水登上两丈多高的脚手架以后,铁水就冷却了。正当工匠们一筹莫展之际,来了一位白发老者,口呤“要想铁佛成,必须脖儿平”,唱罢就扬长而去。工匠们心领神会,便在佛身边围堆土成台,与肩部相平,并将化铁炉安置在台上,佛台很快便浇铸成功了。
传说故事 折叠 编辑本段
东光铁佛寺
传说佛教远在隋唐就传入东光,善男信女颇多。铁佛原在京东香河县金鸡寺,因想往东光这块佛乡宝地,每天僧人撞钟即发出“东光、东光”的声响。金鸡寺和尚意识到铁佛要去东光,于是用铁链锁住铁佛的右臂,但铁佛去意已坚,终于挣断锁链沿运河逆流南下。沿途各县见运河里漂来了大铁佛,有的在河边修起了接佛寺,想拦留铁佛进寺,但铁佛毅然向南,目不斜视,直漂到东光码头停住。这样的庞然大物谁能搬的动?此时,走来一个小和尚,其貌不扬,但食量极大,一口气吃了十多屉包子,俯身把铁佛的背上岸来,放在一口井上。人们在井上建起了铁佛寺。据说这小和尚就是铁佛的化身,铁佛下有一口井,深不可测。
这尽管是民间神话传说,但后来看到香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资料本》,其中竟也有铁佛在该县当年的金鸡寺,遗下一只胳臂而去的传说。两地相距数百里,传说却如此契合,这让人惊诧不已,两地神话传奇为什么能不谋而合?
当然,铁佛是铁铸的。然而,即是铁铸的,也有一段传奇。传说这尊重达48吨的铁佛浇铸时需数十名工匠,架起多盘化铁炉。但浇铸到平肩就铸不成了。因为等工匠端着铁水走上两丈多高的脚手架,铁水冷却,无法衔铸头部。正在工人们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之际,偶来一位白发老者,口吟:“要想铁佛成,必须脖儿平”,唱罢扬长而去。工人们一番琢磨,心领神会,便在铁佛四周垫土筑台及肩,台上安炉,佛头很快衔铸而成。
十年“文革”,实际上对古文化就是一场浩劫,东光光应算重灾区。因为沧州狮子、景州塔均未破坏,唯有东光的铁佛拉倒砸碎了。人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又有神话传出来:铁佛显灵,翻砂不成,出了人命,报应报应。原来,造反派们想用铁佛翻砂铸件赚钱,岂知这尊铸于北宋的铁佛内腔早已氧化锈蚀,炼出了一堆废渣,连把铁铲也未制成。据说指挥拉倒铁佛的头头,不久暴病而亡。这事是否真实也未可知,但足见百姓对暴殄天物者的愤恨与诅咒。
一九八六年,东光县委、政府根据人民的意愿,并报上级批准,重建铁佛寺。在重建过程中,亦也传奇不绝。据说铁佛铸成,分体吊装。当铁佛重达十来吨的头颅和身体对接时,工人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也装不上去。,有几个老人听说,拿几张黄裱麻纸,朝西南方向点燃。就在青烟缭绕之际,工人们正在休息之时,只听“咚”的一声巨响,铁佛头从兜住的钢丝绳上滑脱下来,正好落在脖子上的安装位置,分毫不差,严丝可缝。钢丝绳的脱扣,铁佛头向下的巨大冲击力,老人们烧纸,这都带有偶然性。然而,神话传说就能把它们有机的联系起来。
大凡人文古迹,必有几段神话传奇相伴,就象红花有绿叶点缀,才显其啊娜妩媚;饭菜有佐料调理,才吃起来有滋有味一样。东光铁佛寺亦也与神话相伴源远流长。

Dongjunru(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