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陈子昂像
陈子昂像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35]
谢东山
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射洪县太和镇城南谢家坝(今城南王爷庙村)人。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经历仕宦20年,颇负名望。[36]
赵燮元
赵燮元,字衡轩,清代射洪人,嘉庆丁卯科举人。学识过人,主讲金华书院,多所培植,有功后学。任云南永平县令,除盗息狱,颇有政声。著作有《性原》、《阻海遏盗数策》、《屯田遏盗海运三策》、《诸易管见》2卷、《知非斋文集》2卷、《虎帐元机》4卷、《澹远轩文钞》4卷、《澹远轩诗稿》2卷等。[37]
钟体志
钟体志,字泽生,射洪县怀德乡(今东岳乡)人。生于清道光二十(1840)年。曾任江西浒湾县丞六载,继任德化、新喻、奉新诸邑知县。凡任中均兴利除弊,施行德政。著有《藻雪堂诗钞》1卷,《藻雪堂文钞》10卷,《柴桑佣录》4卷,《筹海蠡言》、《锦江别话》、《藻雪堂联语》各1卷。[38]
夏肇庸
夏肇庸,字京珊,同治七年(1868)进士,射洪县太和镇西郊人。工诗善书,曾任山西交城、和顺两县知县。同治、光绪年间,曾组织修筑太和镇城墙。著有《清江擢秀集》、《蓉村诗稿》4卷、《京珊文钞》等。[39]
杨焕之
杨焕之(1850—1932),四川射洪金山乡人,后迁居于官升乡塔子沟。以教书为业,光绪帝二十三年(1879)任《潼川府志》射洪采访,光绪帝二十六年(1882)列岁贡。[40]
刘光谟
刘光谟(1846-1916),字文卿,射洪县洋溪镇高石阶村人(今洋溪镇岱钦桥村)。曾在自贡、合川等地的书院任教多年,晚年回乡,继续教书并整理校刊著作。对农政、水利、军事等均能学有所得,以期能为国效力。在外患频仍,国家多难的时候,表现出了可贵的爱国热忱。[41]
文映江
文映江(1874—1950),字岷山,清末四川射洪蟠龙寺坝人,善诗文,轻写字,平身生活清苦,秉性孤傲,诙谐放荡,玩世不恭。一生能诗善文,往往出口成章。射洪人称他为“文麻子”。”并谓“有诗两千首,文一千多篇。”其诗文稿今尤存。1996年,射洪县政协文史委选取其中精华部分,收录诗文370余篇(首)编成《文映江诗文稿》公开发行,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