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适合平远镇冬春干旱的条件下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通过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以农技部门科技人员下派创办的平远镇永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回龙村实施冬马铃薯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样板1015亩,品种为丽薯6号,2014年11月13日开始播种,截止2014年12月4日播种结束,涉及农户148户743人。每亩播种量250公斤,每亩4500株,马铃薯专用复合肥75公斤/亩作基肥,该项技术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操作,突出旱作节水、地膜覆盖、膜下滴灌,集成开沟、起垄、施肥、播种、施药、铺膜、铺设滴灌带为一体的机械作业,在管理上突出机械施药、机械收获,缩短了时间、降低了人力和物资成本,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肥水利用率。
该片样板的实施,成为了平远镇冬季农业开发的一大亮点,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受到了各级领导及同行的关注,一时间各地参观团体纷至沓来交流学习经验,为宣传平远镇冬季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进入4月以来,马铃薯成熟采挖上市,每天基地上都有百余名工人在紧张劳作,分级装箱,发到国内各大城市。4月28日,来自文山州农业局、州、县土肥站的专家组对示范基地马铃薯进行测产,通过对8个点96平方米进行实测,平均单产2560公斤,1015亩总产约259.84万公斤,其中大、中果占总产比例70%,销售价格为每公斤1.9元,小果占30%,价格为每公斤0.3元,总产值368.9728万元,总投入为304万元,纯收入约为64.9728万元。
通过示范点建设,旱作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节约肥料5-10%,单产提高10-20%,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看着丰收的“大洋芋”,永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代理事长王家清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对于明年的扩大生产感到信心满满,计划在2016年把基地扩大到1500亩,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增加经济收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