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首届农民艺术节大鼓争霸赛

家乡区县: 沧州市肃宁县

   大家好,节日天天有,今年特别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肃宁县,这个大日子吧!

  文化中心楼是由北京清华大学设计的,外观半圆型,银灰色,红色的“肃宁文化艺术中心”几个字格外醒目。南面有一个中国裘皮之都的标志,标志意为:盛开的裘皮之花。北连接的是音乐喷泉。左右还设有八个石桌,记录着历史至今肃宁大事记,外围比较引人注目是肃宁六位历史名人的大理石塑像。

   在艺术中心广场的左侧还有电视大屏幕。每晚都播放中央电视新闻节目和肃宁新闻和广告等。树木花草整理得整整齐齐,颜色搭配的特别和谐。白色的灯柱,每到夜幕降临,它就会变成七彩色,间隔性的变换着,给来这里休闲的人们以梦幻般的遐想。伴随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喷泉的水,会随着节奏漫舞着,有时像盛开的莲花,有时像一群仙女下凡,缓缓飞来,有时像海浪奔涌,碧波荡漾。彩灯随着水的折射而变换莫测。你还可以围观的人们那兴奋的眼神里,洋溢着幸福。
这里是肃宁人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反映肃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人物雕塑:

从广场东南方位的第一个人物塑像是:
刘春霖:(1872____1942),字润琴,肃宁县北石宝村人。光绪三十年(1904)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次年赴日本留学,归国后人资政院议员,直隶高等学堂提调等职。其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对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造诣深邃。善于书法,尤以小楷为著,时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至誉。
从广场东南方位往北数的第二个人物塑像是:
哈攀龙:(约1707____1760),肃宁县城内村人,回族。生于武术世家,武艺超群。乾隆二年(1737),中武壮元,封乾请门侍卫。乾隆(1748),奉命带孝赴金川平定叛乱,屡建战功,受到皇帝嘉奖。乾隆十六年(1751),调任湖广提都。哈攀龙为官清正,晚年捐资修缮肃宁清真寺并提赠“独一无二”巨匾。
  哈攀龙塑像两侧还有他用过的上马石和下马石。
  旁边立有提示板,上面写的是:上下马石:年代:清.乾隆。此上下马石系乾隆为表彰哈攀龙之显赫战功所赐,曾置于哈府前两侧,便于上下马之用。
从广场东南方位往北数的第三个人物塑像是:
魏元礼:(约1320____1385),字挺训,肃宁县城里人。幼年勤奋好学,文章出色。元至正十二年(1360),五月,庚子科殿试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元末战乱归里,闭门从事诗书及元曲创作,著有《风云会传奇》等。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命访遗贤,魏被诏回翰林院编修元史,官至礼部左侍郎。
从广场西北方位往南数的第一个人物塑像是:
钩弋夫人:(?____前88年),西汉五垣县(今肃宁县内五垣城遗址)人,貌美聪慧,汉武帝东巡过五垣时,被选入宫。太始三年(前94年)生子弗陵,后立为太子.汉武帝恐主少母壮,重蹈吕后乱政的覆辙,赐钩弋死.不久汉武帝病势,弗陵登基,即汉昭帝,追封钩弋夫人为皇太后.今五垣城遗址内有钩弋庙遗址。
从广场西北方位往南数的第二个人物塑像是:
刘完素:(1110____1200)字守真,生于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金代杰出的医学家,为金元四大家之首,其学识渊博、医术精湛,首创“寒凉派”,著作颇丰,《伤寒标本类萃》、伤寒医鉴》等十几部专著,被世人推崇,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至今,保定、何间、肃宁均有其纪念庙堂及庙会。
从广场西北方位往南数的第三个人物塑像是:
画眉张:(1890____1964),原名张增财,肃宁县大王庄人。著名民间杂技艺术家。民国三年(1914),结交著名口技大师尹世林,并拜师学艺得其真传。民国六年(1917),与其同台献艺,轰动全国,成为当时三大口技名家之一。其一生从事杂技事业,培养了大批杂技人才。曾为河北省人大代表。其故里已被命名为“中国杂技之乡”。

   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这是艺术的完美体现,想看的就来肃宁吧!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26351045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
   梧桐子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suning.html
   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abc.wm23.com/lijiawen

李雯(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