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八才子”之一——熊过

家乡区县: 四川省富顺县

继明朝富顺晏铎列名“景泰十才子”之后,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全国又出现了“嘉靖八才子”。他们是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等八人。其中,富顺又有一人,那就是熊过。熊过、字叔仁,又号南沙,富顺县城内人,家住西湖畔。约在明正德初年出生。嘉靖八年(1 529)中进士,先为翰林院庶吉士,以后任兵部员外郎、再升祠祭司郎中、礼部郎中。


熊过青年时学识即很渊博,在四川考中举人后,常在成都与文人墨客往还,所著诗文受到士林推崇,与新都杨慎(1488一一1560)、内江赵贞吉(1509——1576)、南充任瀚并称“西蜀四大家”。特别是熊过在四川文化界的活动影响较大,对四川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家乡富顺,对青年学子产生了良好影响,随后隆庆、万历两代,不仅涌现了大批举人、进士,如熊敦朴、李长春、杨述中、杨过程、熊师旦等学者,更步熊过后尘,为四川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多的贡献。

熊南沙到京师任职后,又参与在京的文人学士们的诗文活动。久之,国内评论出“嘉靖八才子”。他们是本文首段所列的八人.这里不妨对王慎中、唐顺之二人作一简介。
王慎中(1509——1559),字道思,号遵岩,福建省晋江人。十八岁中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诗擅五古,有《遵岩集》,世称有颜、谢遗音。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江苏武进人,号荆川,弱冠登进士第一,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有诗集名《荆川集》,工律体,其诗庄严宏丽。与王慎中并称“王、唐”。

上述“嘉靖八才子”,是对盛明复古派“李(梦阳)、何(景明)”末流的模拟、剽窃之风发挥了挽救作用的。清代初期著名学者段玉裁曾评价熊南沙说:“叔仁奥博,时谓在王(道思)、唐(荆川)伯仲间。”《四库全书》费经虞评日:“过文甚朴奥沉郁,虽畅逸颇逊,而非一时散杂不根之辞,固一代文人也,”从上述评论可以知道,熊过的学识和文风,不是当时一般文士诗人和庸官俗吏可以望其项背的。所以,后来由他儿子熊敦朴搜集并作<跋>的《南沙文集》,在隆庆二年由熊过的弟子中丞严清在成都刻印后,就被清朝收进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o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某些著作对我们了解、研究富顺地方的历史、文化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罗园(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