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大街小巷都有卖烧饼的,那个烧饼炉子很有特色,下面烧着木炭,上面是大半只倒扣着的锅。这样的的设计非常科学,热气上升,很快就把烧饼烤熟了,外面焦黄香脆。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地方的烧饼炉子就很傻了,使用一只废旧的汽油桶改造的,下面烧煤,烧饼贴在四周炉壁上,上面一个大圆孔用来操作。既浪费热量,操作也很不方便。
砀山的烧饼用木炭烤制,透出一股原始的木香味。一般也不放什么佐料,只有酱油芝麻之类。面粉是当年的小麦磨出来的。新鲜,清纯,咬一口就能把你带到清水田园,回味久远。
过去一般人是吃不上烧饼,如今改革开放,一些人就兜里有点钱了。有钱了就能吃上很多好东西了,鸡鱼肉蛋不断,但砀山人的烧饼情节是断不了的。
早晨,一般拉车的,扫地的,干粗活的,就买两三个烧饼,边走边吃,一脸的满足,这就是早餐了。
高一等的,那些做个小生意,或者有个好点工作的,富裕一点的,烧饼里就夹上油条,吃起来满嘴流油,享受着羡慕的目光。
那些真正富裕起来的,山珍海味随便吃,但砀山人都怕“腥”,海参鲍鱼不喜欢吃,还是喜欢吃烧饼。有钱人有夜生活,晚上睡觉晚,早晨起床晚。八九点钟的时候,大摇大摆地来到早点摊上,仰着鼻孔看人,大叫一声:来两个烧饼夹狗肉,一碗羊肉sa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