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人》讲的是民国艺术圈的一个传奇故事吗?

家乡区县: 北京朝阳区

是,也不是。这场著名私奔的女主是陈芝秀,一代名媛,其风姿远胜徐悲鸿的夫人蒋碧薇,亦决不输于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她所离开的丈夫,就是常书鸿。但时间并非片中所说的80年代,而是1943年。要说这个故事,还得从常书鸿说起,这个名字于我等艺术青年眼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一个大清世袭的云骑尉,放弃荣华富贵投身艺术。在法国功成名就后,却毅然归国当了张大千的接盘侠,扎根敦煌甘于清贫,而他的画作分分钟能卖几百万软妹币……他的故事比小说更精彩,比韩剧更狗血,比后宫更撕逼,题中片子的男主原型就是他。那咱就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敦煌常大郎~~

【要论青年才俊,郎朗和常书鸿之间隔着一百个王思聪】

常书鸿是满洲人,满姓伊尔根觉罗(别问我跟爱新觉罗什么关系),1904年出生在浙江杭州。老先生是顶着官帽出生的,因祖父在杭州驻防,所以被我大清授予世袭云骑尉。辛亥之后,皇饷取消。常家子弟多,养活不易,二十多人的一大家子,要吃要穿。因此,少年时代的常书鸿虽然钟情于艺术,但在父亲的强令之下读了工科学校,以期毕业之后就进入世界五百强工作。

常书鸿所就读的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只有两个专业,机械与染织,他无奈选择了勉强与绘画沾边的染织专业。但显然这所学校在工业教育上并不“擅长”,在其存在的短短七年中,培养出的大咖都是搞艺术的。被称为“敦煌保护神”的常书鸿自不必说了,还有著名画家与艺术教育家陈之佛,和著名戏剧家夏衍等。后来?嗯,后来这所学校换了个名字,叫做浙江大学。(图为当时学校的染织实验室)

<img src="http://pic1.zhimg.com/09ea7471b5f4a5079fd9430d13364cf0_b.jpg" data-rawwidth="548"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8"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09ea7471b5f4a5079fd9430d13364cf0_r.jpg">
毕业后,常书鸿留校任教。此时他与后来的妻子陈芝秀一见钟情,两人结婚时,常书鸿21岁,陈芝秀才芳龄17,陈芝秀才芳龄17,陈芝秀才芳龄17,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时他们一起在杭州执教美术,后双双留学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他俩的爱恨情仇接下来会单独开讲,这里暂且不表。(图为他们在巴黎留学时的合影)

<img src="http://pic1.zhimg.com/3d0c35b164f017f8edda2ca8029c13ac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3d0c35b164f017f8edda2ca8029c13ac_r.jpg">
1932年,随着常书鸿以油画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他人生的第一个小高潮开始了。同年8月他参加里昂市油画家赴巴黎深造公费奖金选拔考试,以《梳妆》油画获得第一名中选。1933年,油画《湖畔》参加里昂春季沙龙,获银奖;1934年,《病妇》获里昂春季沙龙金奖,被法国国家收藏;《沙娜像》被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裸妇》参加里昂1935年春季沙龙,获金奖,被里昂美术馆收藏。1935年春,刚过而立之年的常书鸿在巴黎举行了个人油画展。而刚过不惑之年的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此时也在巴黎举办“中国绘画展览”,大师抱着“哎呦卧槽”的心态参观了常书鸿个人画展,之后两人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人类艺术前景及世界和平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此处纯属艺术加工,绝无史料记载)。

常书鸿画作

<img src="http://pic3.zhimg.com/9ced3758f3e2a163647e6ec6abb79c0e_b.jpg" data-;
如果你是艺术门外抠脚大汉,不懂画的价值,没关系,我告诉你画的价格:

2010年,《人体》成交价358万人民币

2010年,《裸女》成交价403万人民币

2014年,《重庆大爆炸》成交价940万港元

2007年,《飞天乐舞》成交价1089万人民币

 

 

 

淡喜,淡悲。(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