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

家乡区县: 郫县

圆悟克勤(1063-1135)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着。法名克勤。崇宁县(今成都郫县 唐昌镇附近,北宋末年属彭州)人。先后弘法于四川、湖北等地,晚年住持成都昭觉寺。声名卓著,皇帝多次召其问法,并赐紫衣和"佛果禅师"之号,后又赐号"圆悟",去世后谥号"真觉禅师"。
崇宁县(今成都郫县 唐昌镇附近,北宋末年属彭州)人。
俗家姓骆,四川崇宁人氏。幼时即于妙寂院依自省法师出家,受具足戒之后,于成都依圆明法师学习经论。其后至五祖山,参谒法演禅师,蒙其印证,与佛鉴慧勤、佛眼清远二禅师齐名,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誉为丛林三杰。
徽宗政和初年,圆悟克勤禅师来到荆州,当世名士张无尽礼谒之,与其谈论华严要旨、禅门宗趣;复受澧州刺史之请,驻锡夹山灵泉禅院。当时因枢密邓子常之请,徽宗赐紫服及"佛果禅师"之号。克勤禅师在灵泉禅院碧岩室之时,曾集雪窦重显禅师的颂古一百则,并加垂示、著语、评唱,成《碧岩录》十卷,后世称赞此书为禅门第一书。《碧岩录》原本被圆悟克勤禅师弟子大慧宗杲视为秘传不授之书,并且以火焚毁,后世重刊,这才保留下来。《碧岩录》外,克勤禅师有《击节录》《佛果禅师心要》,其言行也被收入《佛果禅师语录》(共二十卷)中。
政和末年,奉诏移住金陵蒋山,大振宗风。后居金山,高宗幸扬州时诏其入对,赐号"圜(圆)悟",世称"圜(圆)悟克勤"。
克勤禅师晚年回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八月五日示寂,世寿七十有三,门下弟子众多,有大慧宗杲、虎丘绍隆等禅门龙象。相传禅师圆寂之前,趺坐书偈遗众,投笔而逝,阇维之后,舌齿不坏,五色舍利无数,塔昭觉寺之侧,谥号"真觉禅师"。
六祖慧能以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后世禅门大德却大立文字,在这种禅风转变过程中,圆悟克勤禅师也是关键人物之一。圆悟克勤禅师一方面也强调直下承担,反对以知见来参禅;另一方面,耗时二十年编成《碧岩录》。雪窦重显禅师"颂古百则"向来为丛林所推重,这种颂古可视为文字禅,《碧岩录》则继续推动这种文字禅之发展。
五祖"法演"门下有"三佛",其中之佼佼者,当首推圆悟克勤。克勤的禅法荟萃各家精华,超宗越格,弟子满天下,为临济宗杨岐派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zmy(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