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正名为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我国栗子品种丰富,根据外形分类大致为两种,一种为锥栗,主要生产在福建以北山区。扁平个大的为板栗主要在中国北部多省都有。壳斗大,球形,外生刺,坚果2~3个,生于壳斗中,俗称栗子,是中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栗子属于坚果类,淀粉很高。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因此栗子又有了“肾之果”的美名。分布于中国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黄龙县等地,河北承德宽城地区板栗、河北唐山迁西地区皆含有机成分铁,因此特以有机板栗著称。栗子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方便,产量稳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华北地区的群众把栗子叫做“铁杆庄稼”,是绿化结合生产的良好树种。
形态特征
小枝灰褐色,托叶长圆形,长10-15毫米,被疏长毛及鳞腺叶椭圆至长圆形,长11-17厘米,宽稀达7厘米,顶部短至渐尖,基部近截平或圆,或两侧稍向内弯而呈耳垂状,常一侧偏斜而不对称,新生叶的基部常狭楔尖且两侧对称,叶背被星芒状伏贴绒毛或因毛脱落变为几无毛;叶柄长1-2厘米。雄花序长10-20厘米,花序轴被毛;花3-5朵聚生成簇,雌花1-3 (-5) 朵发育结实,花柱下部被毛。成熟壳斗的锐刺有长有短,有疏有密,密时全遮蔽壳斗外壁,疏时则外壁可见,壳斗连刺径4.5-6.5厘米;坚果高1.5-3厘米,宽1.8-3.5厘米。[1]
生长习性
喜温和温润气候,耐寒,能耐-30℃低温,抗旱、耐涝、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优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水,忌土壤粘重
。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分布情况
栗子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迁西-栗子生产基地,宽城满族自治县-栗子生产基地,青龙抚宁-栗子生产基地)、山东、湖北(罗田麻城)、信阳罗山、陕南镇安是栗子著名的产区。
除青海、宁夏、新疆、海南等少数省区外广布南北各地,在广东止于广州近郊,在广西止于平果县,在云南东南部则越过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坝地区。[2]
品种
著名品种有良乡板栗,产于北京郊房山良乡,果小,约5克,味甜,十月中旬成熟;迁西明栗,又名“红皮”、“红毛”,产于河北迁西、兴隆,果中大,7~9.5克,皮红褐,鲜亮,味甜,九月中旬成熟。
泰山板栗,产于山东泰安市,又称泰山明栗、泰山甘栗,种植历史超过500年,明清时期曾为贡品,今多产于泰山、徂徕山周边山脉,尤以泰山后山所产板栗品质最佳。
莱阳红光栗,产于山东莱阳庄头一带,果中大,皮深褐色,有亮光,品质好,味甜面,
九月上旬成熟;
锥栗,亦称珍珠栗,分布于长江流域和江南各地,以福建·建瓯为上品。
壳头内包藏一卵形的坚果,味同板栗。
河北承德宽城地区板栗含有机成分铁,因此特以有机板栗著称。
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栗子园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土壤盐碱,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栽植。在丘陵岗地开辟粟园,应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较厚的近山地区,以后逐步向条件较差的地区扩大发。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dsduanhq
微博首页:http://webo.com/duanhq52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