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概括

家乡区县: 郫县

郫县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后即以郫邑作为蜀郡的属县,称郫县,此为郫县建置之始。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
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并入郫县。
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后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今属彭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属温江专区,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改属成都市。

zmy(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