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桥历史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湘子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是凝结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是中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 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并称 中国四大古桥。

湘子桥即广济桥,是中国现有四大古桥之一,在广东省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湘子桥全长500余米,东岸桥墩13座,西岸桥墩11座。由于“中流警湍尤深,不可为墩”,中间只能用18只梭船并排构成一列横队,用铁索连成浮桥。每遇洪水或要通船,可解掉系船铁索,移开梭船,变成开闭式浮梁桥。这就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由来。江面上矗立这巨大桥墩,就像一艘艘威武的大船,挡住了滚滚急流。桥墩精巧之处,就在于全部用石块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不加灰浆,只用卯契合。桥上原有24座望桥,桥面用石板铺架,石条特别大,约有10米长,1米厚。在没有起重机等设备的古代,再加上韩江上下游水位相差很大,有“急流如马骋”之说,要安装这么大的石梁,建桥的艰辛可想而知。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OZY(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