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传说

家乡区县: 保定市易县

 后山有不少山洞,丹霞洞、喷云洞、朝阳洞等,每个洞都有美丽的传说。最为壮观的乃是苍松翠柏、绿树掩映之中的许多宫殿庙宇,辉煌壮观。俗称“后山奶奶庙”。传说王莽篡权后,率重兵追杀刘秀。刘秀落难之时,逃到该山一带,被一老奶奶救下。刘秀东山再起后,封其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并拔重金建起后山奶奶为张生香,传说是玉皇大帝之妹,奉旨下界,主管人间的生儿育女,育花种草,植树造林,整治山河,造福人间。这是后山香火久经不衰的主流传说。 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后山四周各村的音乐、大鼓、拾幡等八大会的营事人员,身穿黄马褂,手举会旗,率众会员上山接驾。山上道人身披道衣,行道礼,说道语,送驾下山。众会人和善男信女们,焚烧登表,歌声嘹亮,鼓乐鞭炮齐鸣,满朝銮驾、黄罗伞盖,排列两旁,接驾进马头等各村,安神定驾。至三月十七日,各村送驾上山,烧香捧表,安神完毕。现在,“后山庙会“期间,各地的香客沿山路上山,一路上逢庙上香祭拜,祈求祖宗及神灵庇佑,最后到“后山奶奶”的“老家“(后山奶奶修炼处)祭拜结束后下山返回。在祭拜求福的同时,游览后山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购买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和山货成为广大香客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易县后山文化是在易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后山文化影响面广,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祭祖祭祀祈福特征明显,表达出广大群众最原始、最淳朴的愿望。后山文化以后山庙会为主要载体,具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和行程路线。 易县后山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已引起2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关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的多位学者来到易县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易县后山文化内涵丰富,群众基础广泛,对于加强炎黄子孙的认同感,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闫娜(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