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窖酒历史悠久,早在几百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苗族同胞就以米酿酒,并有酿一次酒,可饮四季的习俗。
平坝人最喜欢饮平坝窖酒,除有家乡酒的自豪感外,最关键的是这种酒好,多饮不醉,不伤神也不伤身,宾客相聚,若能以平坝窖酒助兴,是一种雅趣。
贵州的名酒,不论是数量和质量,还是风格和特色,在国内外都名列前茅。真如清代学者、诗人郑珍所赞誉的:“酒冠黔人国”。贵州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名酒之乡。据中国特产网了解,早在二千一百年的战国时代,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就元处不飘美酒香。据文献载,当时贵州一带就生产一种拘酱酒了。汉代,贵州的酿酒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史载,汉武帝曾品尝过古仁怀产的酒而大加赞赏。南北朝时期,这里已能酿出酒精浓度较高的酒。隋唐五代时,又出现一种“女酒”。
古代是指煮酒的女奴,后渐渐为酒之名。宋代,朱弁《曲淆旧闻》就记有当时的二百种名酒。而产于今贵州一带的“牂牁酒”和“风曲酒”已颇负盛名。元明以后,特别在清代三百年间,贵州酿酒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在清初的小说名着《镜花缘》里,记有当时全国的五十余种名酒,其中就有贵州的苗酒和夹酒。关于苗酒,乾隆《贵州通志》说,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它“色红而味醇厚”。李宗(日方)《黔记》说,夹酒以粮食为原料,"初用酿烧酒法,再用酿白酒法乃成。"其它如钩藤酒、刺梨糯米酒等也各具特色。这当中引人注目的是仁怀“茅台春”、“茅台烧”,它经过几个世纪的酝酿,逐步发展成誉满五洲的“茅台酒”。
平坝窖酒的生产工艺比较独特,它在贵州酿造业传统的大曲小曲串香工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成为一种具有自己风格的一种白酒。平坝窖酒以高粱和年、糯谷为原料,用大米和七十二味名贵中药材制成小曲,用小麦和三十多味名贵中药材制成大曲。高粱和糯谷分别清蒸,先加小曲糖化,后将大曲生香,混合入窖,发酵期四十天。然后把酿造出来的窖酒,分底糟酒和中糟酒,经过一年以上的长期贮存,再精心勾兑而成。出厂的平坝窖酒具有浓郁的酯香,形成酒色清亮透明,入口幽雅,酒体醇厚,绵甜而微带药香,回味悠长缠绵的独特风格,自成一体。
平坝意即一个较平坦的坝子。平坝县城自古属安顺府,历史酿酒咂酒。境内布依族人则酿米酒、甜酒,并有酿一次酒,四季皆可饮的风气。据《安顺府志》的记载,民间有“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造酒味佳,终年不淡的习俗。”到了清代一些文人墨客饮罢其酒,题有赞酒诗句。如陈法云:“谁家春酒璇,蜡宾延野服”、“遥知酿春酒,介寿酌流霞”。黄都亦云:“树间烟泄茶初熟,窗外花香酒自温”等,皆是明显的例子。及至1937年至1945年间,贵阳人刘润群在城南偏马山下建一糟房,引蚺蛇洞泉水酿酒,取名“坝酒”,又名“刘家酒”。1958年时,当地政府在刘姓糟房的旧址上建成“平坝酒厂”。并于次年沿袭传统工艺,恢复生产坝酒,且正式易其名为“平坝窖酒”,号称“平坝奇葩,酒国精英”。
平坝窖酒酒色清凉透明,酒质醇和优雅,药香浓郁绵甜,回味清爽芬芳。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向为酒客所珍。评酒名酒周恒刚题诗云:“黔境佳酿有金壳,杜康品后尽折服。质地兼优春常在,群英酒种出诸侯。”品尝平坝窖酒,甚宜用独山盐酸菜、陈年道菜或黔大头菜炒肉丝,亦可用草果牛肉、咖喱牛腩、月亮虾饼、宫保鸡、牛肉炒百合、烤乳猪等云贵及泰式佳肴佐酒,菜香酒冽,能使人心神俱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