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书院被纳入南香山东线旅游编辑本段回目录
增城欲投近8000万复建南香山的莲花书院。据说,明朝大儒湛若水曾在该书院讲学。2015年4月上旬,增城规划局网官发布一则公告,为莲花书院重建项目的建筑设计进行公开竞赛。该重建项目选址于增城市永宁街南香山东麓莲花书院旧址,总投资估算为7955.3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740.00万元。重建后,莲花书院景点总占地13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30亩,书院主体的大门、祠堂、讲堂、藏书楼、牌坊等都会“重现”,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还将建配套的园林绿化、景观、亭廊、园路、广场等。莲花书院将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文化设施精品,同时被纳入增城南香山东线旅游,竞赛内容也包括南香山东线旅游的概念规划。南香山位于永宁街北部,古称南樵山,山上昔时建有莲花书院。有说法称它是明朝大儒湛若水讲学的书院之一,也有说法称它是为纪念湛若水而建。现今,莲花书院已不再,仅剩遗址的牌匾碑刻,但南香山麓还有刻着“湛子洞”3个行书大字的摩崖。
增城曾办“甘泉文化节”编辑本段回目录
湛若水,号甘泉,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完善了岭南心学理论体系,从事教育活动55年,创办书院近40所,招收弟子3900余人,对中国特别是岭南教育有着卓著的贡献。他生于增城,曾在广州城内居住20余载,今广州市委左邻的湛家巷即其故址。由于出生于增城,湛若水是增城的一张文化名片。有数据显示,增城市登记在册和湛若水有关的文物古迹共27处。
其中,位于新塘镇陂头村天蚕山东麓的湛若水墓,是省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其墓园占地面积约7270平方米,墓祠建筑基址区占地面积为1450平方米。2014年11月,增城新塘举办了首届甘泉文化节,为纪念和传承甘泉学研究。文化节上,湛若水400余万字著作,选其精华,以12个方面编辑成14万余字的“甘泉文化读本”,成为当地普通百姓的日常读本和中小学“备课参考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