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市交通

家乡区县: 东莞市

公路

      东莞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常虎高速公路和莞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截至2013年底,东莞市公路通车里程5002.49公里,高速公路335.11公里,公路密度202.9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拟建的花莞高速公路拉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同东莞的距离,即将开工的番莞高速公路将使过江交通更为便利。
      汽车客运站场:东莞市现有客运站场47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9个,三级站3个,四级站8个,简易站场(含专线发车点)26个。站务量为日发班次3300班,日过往班次580班,2001年日均发送量1355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83%。
      物流中心:东莞保税物流中心、龙骏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利沣物流中心


铁路

      东莞铁路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
      铁道线路:广深铁路、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广深港高铁、深茂高铁(在建)、赣深高铁(在建)
      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佛莞城际轨道、莞惠城轨、中莞城轨、虎龙城轨、莞深快轨[15]
      主要车站:东莞火车站、常平火车站、樟木头火车站、东莞东火车站、虎门火车站、虎门南站(在建)


航空

      东莞的服务机场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根据远期规划,将完善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粤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到2015年末,广东民用机场之间协同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约一亿人次。


航运

      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历来就是我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溯珠江而上,可分别通达粤东、粤北、粤西乃至广西等地。主要港口——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虎门港已建成2000吨级至35000吨级泊位11个,设计能力600万吨,同时,还有莞城港区、石龙港区和中堂、望牛墩、麻涌、新民、洪梅等一批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
东莞市境内拥有航道82条,可通航里程798公里。主要航道有东江干流、东莞水道、太平水道、麻涌水道、中堂水道、倒运海水道、大汾北水道和寒溪水水道。其中东莞水道1993年由7级航道改造为4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以下船舶。拥有河口海岸线53公里,万吨级轮船可沿珠江口狮子洋水道进入虎门、沙田、麻涌三镇。


 公交

      东莞公共交通始于民国18年,建恒公司经营惠州—樟木头的公路汽车运输,至建国时期,东莞县有客车13辆。东莞公路汽车运输在建国后开始复兴,上世纪60年代的客运车辆车况非常简陋,车厢用木板围成,车辆动力不足爬坡艰难。文革期间,萌芽状态的公共交通陷入停顿,直到70年代才逐步恢复。1986年东莞撤县建市,当年底,交通局出资买来4辆中巴车,开通了两条线,东莞主城区内的公交系统开始营运。1989年11月,时任东莞市长郑锦滔组织召开市长联席会议,讨论建立专业化公司来运营公交,公司命名为“东莞市公共汽车公司”。2003年12月,崭新的城巴第一次运行在东莞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东莞才开始拥有真正意义的城市公交。
      东莞除了主城区由城巴公司经营,镇内“一镇一公汽”发展外,跨镇线路由28家运输企业经营。


地铁

      规划保留原《东莞市轨道建设规划》中城市轨道1号线、2号线、3号线的线位方案,优化调整4号线线位,增加4号线支线,衔接深圳城市轨道4号线,远期预留增加5号线、6号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07.8公里,共设置车站84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8座,途经32个镇区。(更新于2015年03月19日)
      地铁1号线:以麻涌西站为起点,途经广麻公路、望沙路、水乡大道、万江大道、鸿福路、八一路、莞长路(G107)、建设路、新城大道、松佛路、富民大道、公常路至黄江南站。
地铁2号线:北起东莞火车站,向西途经莞龙路、东城中路、东莞大道、莞太路、连升路止于长安新区东站。
      地铁3号线:西南起于长安新区南站,途经新沙西路、靖海中路、S358、新城大道、常平北环路、口岸大道、常东路、大东路、东平大道,止于企石博夏站。
地铁4号线:线路始于1号线黄江中心站,经清龙路、塘龙路、清塘路、清凤路、鹿湖路、东风路,止于清溪东站。
      地铁5号线:北起于石龙站,向南途经龙升路、月湖路、东园大道、企石环城大道、振华路、东山大道、20号公路,止于谢岗站。
地铁6号线:北起于石排北站,经长青南路、德政中路、莞长路(G107)、新城大道、西环路、创业路、樟木头大道、香芒路、聚富路、清凤路、东深路、止于凤岗南站。


电车

      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片区共规划3条线路,总规模达到47公里。远期中心城区将形成“双中心放射 环状”的开放式网络结构,规划线路8条。(更新于2015年03月19日)[16]
      中心区:设站21座,平均站间距约600米,换乘节点为东城站、莞太路站、西平站,总长12千米。
      松山湖:主要是联系松山湖、寮步与市中心,换乘节点为东城站,总长23千米。
      水乡片:主要联系洪梅、望洪、望牛墩等片区,有望洪枢纽、望牛墩站两大换乘节点,总长11.9千米。

(2015-05-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