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受益于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前,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经济收入均来自农业。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乘改革开放春风,社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引进工业。1979年底,社区签约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南栅藤厂”,厂场设于祠堂内,1980年投产,设备作价投资45万港元,工厂的60多名工人都是我社区居民。经过近30年的励精图治,时至今日,社区已建成了6个工厂区,吸引了70多家外资企业和130多家民营企业驻足发展,形成了制衣、电子、塑胶、五金等四大工业产业集群。
南栅自古为莞邑文化之乡,北宋淳熙年间,润育出虎门进士第一人王知在(字伦惺),历后科甲蔚起,人才趋盛,历朝出了四名进士,建国后出了蒋光鼐、王匡、王士钊、王应榆等一批部、厅级干部,历史在此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养分。承先启后,社区在教育文化建设事业方面不遗余力,投入了2000多万元,建成了南栅小学新校(2007年转由镇办学,是市一级小学),投入了1000多万元建成南栅幼儿园新园(是市一级幼儿园和市绿色幼儿园);建起了三台山公园和象山公园两处公园,利用闲置地建起了休闲广场,区内建有图书馆、老人活动中心、运动场、足球场、游泳馆、篮球场等康体设施,组有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粤乐社等文化团队。区内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以篮球、健美操、群体舞蹈、粤乐戏曲等项目为支柱的群众文化发展格局。社区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赛事,一些赛事的影响力已辐射周边,如一年一度的“时艺杯”男子篮球赛,吸引了镇内一些兄弟社区乃至周边镇区的篮球爱好者报名参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