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原名四川省忠县第一中学,是名扬巴渝的百年名校。学校创建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产物,是原四川省创办最早的24所中学之一。民国时期更名为忠县县立中学堂。解放初期,命名为川东区忠县中学校,忠县第一中学校,1982年,命名为忠县忠州中学,1996年批准为万县地区重点中学。2009年1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中学,是北大附中远程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简介
忠州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渝府〔2009〕8号文件),是名扬巴渝的百年名校。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2年(1906年),是四川省最早的24所国立中学堂之一,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产物。2002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文明单位, 2009年被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中学。民国时期更名为忠县县立中学堂。解放初期,命名为川东区忠县中学校,忠县第一中学校,1982年,命名为忠县忠州中学,1996年批准为万县地区重点中学。2009年1月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中学。
办学规模
学校地处忠县县城腹心地带,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是读书育人的好地方。学校占地86亩,拥有一流地教学设施、标准地实验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学室、多功能教学室、教学调频台、双向双控教学系统、资料丰富的图书室、阅览室、新颖壮丽的体艺馆、壮丽的田径运动场、公寓式的学生宿舍......为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学校现有教职工225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98人,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余人。学校有一支敬业爱岗、经验丰富、治学严谨、成绩显著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了一批德才兼备颇具影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办学特色
学校环境优美,地处县城腹心地带,占地54950㎡,建筑面积37126㎡,现有8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50个,初中30个),学生5700余人,在职教职工381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市优秀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6人,县骨干教师15人,中学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70人,一级教师178人。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尽善尽美”的校训,遵循“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创建名校”的办学思路,以“把学生培养成品格高尚、知识宽厚、个性鲜明、素质健全,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中学生”为办学目标,形成了“文明、守纪、勤奋、诚实”的校风,“博学、敬业、乐教、爱生”的教风和“踏实、刻苦、好学、进取”的学风。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注重学生常规管理和思想道德建设,狠抓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涌现出了全国文明礼仪教育标兵5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先进工作者18人,全国文明礼仪之星3人,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3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实施创建名校、打造名师、培养名生的“三名工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逐年提高,每年高考升学率均保持在98%以上,为清华、北大等名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被誉为忠县教育的“三驾马车”之一。
学校以“科研兴校,科学发展”为治校方略,优化教育资源,打造科研品牌。学校承担科研课题10多个,国家级子课题5个,市级课题15个,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
学校以素质教育为助推器,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积极开展文娱、体育、科技、创新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种代表队成绩突出,科技创新大赛获省、市、国家级大奖50余次,其中12人获国家级金牌,成为全县科研创新教育的领头雁。
学校在以李红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先后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市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绿色学校、市体育工作优秀学校、市卫生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十佳学校、市科技教
成就与荣誉
学校现承担着《新思维作文》、《初中数学一才双法》、《中小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研究》、《英语学习与思维发展》、《科技活动课学习》、《创新学习》等10个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是重庆市首批教育科研试验基地。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绿色学校、市体育工作优秀学校、市卫生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十佳学校、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100余项荣誉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渝名校。
从1987年到1996年一直稳居原万县地区同类学校前列,多次荣获原万州区地级重点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一、二等奖。自重庆直辖以来,教学质量位居重庆市同类学校前茅。仅2001年高考上线就达526人,上线率94.7%,应届生上线人数和高校实际录取人数均列全县第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