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到马湖观光的游客,都能品尝到一道雷波独特的“山珍海味”——马湖莼菜。
早在西汉时期,莼菜、鲈鱼、茭白被誉为“江南三大名菜”,是进贡朝廷的珍品。相传美女西施爱吃莼菜,因而得一美名“西施莼”。
莼菜(Horse lake water shield),又名水葵、锦带,系多年生水草,叶子椭圆形,只生长于腐殖质丰厚、水质清纯之处。其叶片初始时被透明胶质状的黏液包裹着,随后逐渐散开,叶面十分光滑,上面亮绿色,下面绿中带紫,叶柄有绒毛。取其嫩尖食用,清香嫩脆,鲜美润滑,滑而不腻,风味独特。炒煮均可,特别是与鱼肉丝、熟鸡肉丝和火腿丝等配在一起做汤,色、香、味、形俱佳,令人回味无穷。
莼菜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水生蔬菜,全国仅杭州西湖和雷波马湖出产,而马湖莼菜的生态环境大大优于西湖莼菜,没有工业污染。其质地柔嫩,色泽碧绿,附着厚重的透明胶质,以其未展开的卷叶和嫩梢食用,其中含蛋白质、可溶性糖类、18种氨基酸(如人体必需而自身不能自行合成的天冬氨酸、谷氨酸)。
莼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利尿、消毒之功效。经南京药学院研究,从莼菜中可提取抑制肿瘤的莼菜糖(BS),日本也有食用莼菜可以防癌的报道。
1943年8月,中央大学教授肖楠森率中国科学院西部考察团考察凉山,首次发现雷波县马湖出产莼菜。过去,因无保鲜技术,马湖莼菜未能形成商品出售,除当地人民自采自食外,有幸品尝者甚少。1986年引进消化了日本伊藤万株式会社和金陵食品合资会社的加工、保鲜技术后,完整地保护了莼菜所含的多糖和维生素B12等有机成分,当年就出口创汇。1991年,雷波县水利电力局正式创办“雷波县马湖莼菜场”,莼菜种植面积由当初的3亩发展到450余亩,产量由原来年产不足50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年产10万公斤左右。2001年6月20日,凉山彝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雷波分局举行企业标准发布会,宣布“马湖莼菜”生产标准,此举为马湖莼菜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德昌县凤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对“雷波县马湖莼菜场”进行承包经营,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速冻保鲜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以冰醋酸作添加剂、防腐剂的生产工艺,完全地保持了天然莼菜的色、香、味和营养药用价值,完全符合人们对食品天然、环保、无污染的要求,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迅速扩大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