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方言

家乡区县: 江苏省江都区

扬州话被认为是江淮官话(淮语)的代表方言。方言学上的“扬州话”一般指扬州城区及毗邻的扬州话双桥、城东等乡村的方言,扬州四乡又称其为“街上话”。

今扬州市在早期可能通行过吴语,但后来受北人南迁的影响而逐渐和北方话靠拢。扬州话最迟在宋代就已经成雏形,和吴越方言迥异(南宋诗《布谷吟》)。

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高邮民歌、扬州评话、扬剧、扬州弹词等。这些曲艺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般意义上的“扬州话”指扬州城区(主要以老城区为主)方言,扬州郊区又称其为“街上话”。而广义上的扬州话还包括邗江全境20多个乡镇、江都大部分地区以及仪征东北、高邮西南、安徽天长东南靠近仪征的数乡镇的方言。地级扬州市所辖县(市)高邮、仪征、宝应等部分乡镇方言由于语音系统与扬州城区话存在一定音调差异,通常不将其看作扬州方言来研究。

一、扬州话属于官话方言里的江淮官话区,扬州话存在内部差异,以扬州市区(老城区)方言为标准。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以及普通话一致。普通话的z、c 、s和zh、 ch、 sh,扬州话里是不分的,但是仪征北部、天长南部以及邗江某些地方依然保持了平翘舌音的对立区别,因此可见,很早以前扬州话也是有平翘舌之分的,但是现在城区已经无人区分了。一律用平舌音来代替翘舌音。

二、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文读念j,q,x,白读念g,k,h。

三、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与普通话一致。这里从略。

四、扬州城区话泥母、来母混同,则通常所说的不区分n,l两个声母,但扬州郊区一般都区分这两个声母。一般在洪音前读l,细音前读n,也有一律读l的。通常扬州山上话、洲上话除了少数字“拿、糯”等,都区分n,l,而市区不分n,l。

五、扬州方言不区分尖音与团音。

六、扬州方言的韵母特点。扬州方言的韵母与普通话大致是相对应的,普通话中的双元音,扬州话里往往读成单元音韵母。如普通话的双元音ai,ei,ao,ou,扬州话里则变成了ɛ,e,ɔ,əɯ。

七、古咸山摄三分为桓欢、寒山、先天韵。如官与关,山与扇,在扬州话里读音是不同的,而这些读音在普通话里相同。(官读如guon与关guan不同,扇读如xian与线同音,然读如yan与严同音)

八、普通话的前、后鼻音韵尾,在扬州话中没有区别。扬州话的en与eng,in与ing是不分的。

九、果摄不分开合口,一律读o。普通话有些字读e,扬州话里读uo。如:河(读如huo)、课(读如kuo)。但是一部分字混入了流韵,如哥不读“锅”而读“沟”,可不读“kuo”而读如“口”,是例外。

yzc(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