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特产——蜡虫

家乡区县: 乐山市金口河区

蜡虫体小,雄虫有翅或无翅,雌虫无翅,长卵形或稍扁,一般寄生于女贞或白蜡树上。雄虫分泌白蜡,包围躯体,大的直径达11毫米,高达9毫米。白蜡为医药、纺织及制作模型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白蜡虫,俗称蜡虫,白蜡(也称虫白蜡)实即白蜡虫的分泌物,为中国特产。中国放养蜡虫,始於九世纪前,宋、元间已有正确详实的文献记载,至明时大盛,川滇、湖广、江浙均有养殖。为昆虫中的一种介壳虫,雌雄异形。雌虫发育成熟后营固定生活;雄虫有一对翅,但生命短促,在野外不易发现,分泌蜡主要靠白蜡虫幼虫,一龄雌幼虫全不泌蜡;二龄雌幼虫能分泌微量蜡粉。一龄雄幼虫能分泌微量蜡丝;白蜡虫产蜡以来自二龄雄幼虫为主

白蜡虫每年一代,3、4月份雌成虫产卵,卵量约7000粒(雌雄性比例约1:3)。4~5月份卵孵化为幼虫,雌幼虫分散栖附在叶片上面,雄幼虫群栖在叶片下面,经过20天后,蜕皮变成二龄幼虫,离开叶面栖附在枝条上,雌虫分散雄虫群栖。二龄雄幼虫时期可分泌蜡质。8月份化蛹,9月上旬蛹羽化为雄成虫,早找雌成虫交配,5~10天后即死亡在8月份2龄雌幼虫变为成虫,交配后,虫体逐渐长大,越冬后,到翌年3~4月份产卵,不久

成虫 雌短椭圆形,长6-9.5mm,宽约8.7mm,高5.5mm,蜡壳灰白色,死体黄褐色微红。周缘具角状蜡块:前端3块,两侧各2块,后端1块圆锥形较大如尾,背中部隆起呈半球形。触角6节,第3节最长。足短粗,体紫红色。雄体长1.3mm,赤褐色,前翅发达,短宽微黄,后翊特化为平衡棒。卵椭圆形,长0.3mm,紫红色。若虫 初龄扁椭圆形,长0.5mm,红褐色;2龄出现蜡壳,雌蜡壳长椭圆形,乳白微红,前端具蜡突,两侧每边4块,后端2块,背面呈圆锥形稍向前弯曲;雄蜡壳椭圆形,长2-2.5mm,背面隆起较低,周围有13个蜡突。雄蛹 长1.3mm,红褐色。

sado(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