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97亿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1.6倍,人均gdp接近6900美元;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增长2.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增长3.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长3.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3倍。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五年翻番,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水平与三明市主轴地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追赶主轴的态势和成效更加明显。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2005年全省第38位跃升到2010年全省第28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致力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实现进位赶超,努力开创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6.9:37.2:35.9调整为18.7:54.2:27.1。工业支撑地位更加凸显,机械制造、矿产、电力、电子、林产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完成产值88.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8.7%;领军企业实力增强,金牛水泥为三明市2010年纳税最多的民营企业,金森林业公司上市工作进入预审阶段。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林竹、烤烟、食用菌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日渐繁荣,建筑业健康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不断做大;玉华洞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大武夷旅游区,景区门票收入比2006年翻番。节能减排有效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项目33项,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7.6万吨,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明显下降;全面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度减排任务。
2006年~2011年五年累计投资100多亿元,开工、建设、投产了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持续打好“五大战役”,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战役项目86项,总投资201亿元,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项目相继建成。特别是规划面积13.52平方公里的将乐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累计投入资金近7亿元,开发平整工业用地5平方公里。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9058元增长到18440元,年均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460元增长到7648元,年均增长11.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