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炖豆腐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盐都区

白菜炖豆腐是我国的一种饮食,在我国各地随处可见。制作工艺简单,材料易得,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但各地的制作也不尽相同,且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此外,白菜炖豆腐也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猪肉,成为荤食。其基本工艺为炖。
1做法
做法一
制作材料
主料:豆腐(北)500克,大白菜(小白口)400克[1] 白菜炖豆腐
调料:植物油50克,盐3克,味精5克,大葱5克,姜5克,鸡精2克
制作流程
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中煮熟;
大白菜洗净后切成段,放入豆腐块锅内煮熟后倒出;
葱、姜切末;
将锅置于旺火上,
炖至白菜和豆腐块融为一体时,撒入味精和鸡精即可。
做法二
材料
1. 大白菜400克2. 豆腐
做白菜炖豆腐部分的材料(19张)
500克
3. 葱姜共30克
4.植物油50克
5. 盐3克,味精5克,大葱5克,姜5克,鸡精2克
制作工艺
1、白菜、豆腐都适当切块,姜切末,葱切丝。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中煮熟。
2、大白菜洗净后切成段,放入豆腐块锅内煮熟后倒出;
3、锅烧热,放油适量,放入葱姜炒香后加入白菜稍炒;
4、将锅置于旺火上,放入植物油烧热,将葱末和姜末炸出香味,加入高汤(400克)、盐、豆腐块和白菜;
5、炖至白菜和豆腐块融为一体时,撒入味精和鸡精即可。
贴士
1、因白菜烧时会出水,不用放太多水;
2、如果有“鸡精清汤块”可用它代替盐和鸡粉,味道更好。
2营养价值
白菜炖豆腐
大白菜(白梗):黄芽白富含维A、维C、及大量B族维生素,是很有益营养的菜蔬。特别富含的维生素C,对肠胃非常有益,黄芽白能治热病,一切发热病症,对人身消耗极大,需要营养补充,然而固体的食品,肠胃不能负担消化。如肠热疟疾及其它长期发热病,往往在发热期间,不思饮食,如果用黄芽白做汤,对各种发热病,都能应用。又可加绿豆芽,番茄,椰菜,芹菜任选一种同煲,这汤不但有营养,而且能帮助退热。同时绍菜还能利小便。
豆腐: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细胞,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对病后调养、减肥、细腻肌肤亦很有好处。
虾米:虾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钙含量尤其丰富;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能很好地保护心血管系统,对于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作用;并还有镇定作用,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老年人常食,可预防自身因缺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
豆腐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分。主要区别在点石膏(或点卤)的多少,南豆腐用石膏较少,因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用石膏较多,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88%。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
豆腐,古称“福黎”,是由我国最早发明、制造,而后传往世界各地的。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被誉为“植物肉”。豆腐主要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成,大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豆腐营养价值较高。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
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其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求量。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豆腐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作用,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AcE1(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