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 (675)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州。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们的近体诗格律谨严精密,史论以为是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沈佺期代表作:《独不见》 他的《独不见》是一首较早出现的优秀七言律诗。侍宴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侍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杂诗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独不见(古意呈补阙乔如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