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师对于录音麦克风的了解,应该是如同士兵对自己的枪一样的了解程度,对麦克风有着独特的情感,对录音麦克风的结构,麦克风的原理和特点了如指掌。
所有麦克风,都有一个接受声音信号的地方,这里我们称之为音头,一般的位置是在震膜后面。音头有三种构造。一种是单面压力接受式,只有一端开口,这样只有震膜的一面可以接受声压。另外一种则是压力角度接受?全开放式,也就是震膜两面都可以接受各种角度的声音。最后一种压力角度接受?半开放式,则是震膜两面只能接受特定方向的声波,具体原理我们后面详细说。
只有一面能够接受声压的震膜,背面的声波将会绕到正面来,因此也能够被感应到,这样一来,任何方向的声音都能够拾取到,因此我们称这种指向性为全指向,英文中通常称为Omni,或者用一个圆圈的图案来代替。
两面都能接受各种声音的震膜,从两侧过来的声波分别绕到正反面,从而产生相同的压力,这样一来就抵消了,结果就是成为8字的形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8字指向。
还有最后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中反面声波被允许通过到震膜上,这样一来和绕到正面的声波相互抵消,因此这种情况下,后方的声音是拾取不到,这就是心型指向的麦克风。一般使用一个心的图案来代替。
这时候有人嚷嚷了,就这三种指向,不对吧,我怎么看到有7种指向的,那是怎么出来的?还有有些麦克风这些指向都有,那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问题答案看似很简单,那就是换头术或者是指向的叠加。换头很简单,把原来的音头拧下来,换上合适的。Blue的大振膜话筒比较喜欢这种技术,所以经常能看到。叠加则是将两种的指向音头叠加起来,成为一个新的指向,比如一个心型指向的加上一个8字指向的就是全指向。很多带有选择的大震膜麦克风,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实现的。
音头不光决定了指向,还决定了音色的特点。单面压力接受式的音头,能够拾取出自然清晰的声音,纵深感和真实感非常出色,低频控制得也很好。而压力角度接受式的音头,则会带有近讲效应,使用恰当了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低频EQ,可以非常自然地控制频响,但是用不好的话效果也会很糟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