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二三产业

家乡区县: 皇岛市海港区

第二产业

秦皇岛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基础雄厚、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五大支柱产业为:以玻璃、水泥、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钢材、铝材为主的金属压延工业;以复合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汽车配件、铁路道岔钢梁钢结构、电子产品为主的机电工业;以果酒、啤酒、粮食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工业。

主要工业产品有1000多种。河北远洋运输集团、耀华玻璃集团公司、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渤海铝业有限公司、戴卡轮毂有限公司、中阿化肥有限公司、正大有限公司、金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鹏泰面粉有限公司、海燕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浅野水泥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利润10.13亿元,下降77.7%;实现税金39.42亿元,增长11.6%;亏损企业亏损额39.40亿元,增长98.6%;亏损面由上年的20.3%上升到34.0%。

第三产业

秦皇岛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美国通用电器、韩国L G、新加坡丰益、台湾富士康等57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信、中粮、首钢等国内著名企业投资置业。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进出口总 额44.1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4.9亿美元,均处全省前列。

截止2012年底,全区实际到位外资24.84亿美元;引进内资634.77亿元,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包括美国通用电气、美国铝业、ADM, 德国德玛格、威乐、KHS,英国TI,澳大利亚邦迪,韩国LG、浦项、三养,日本旭硝子、伊藤忠,泰国正大,新加坡丰益,丹麦艾尔姆,瑧鼎科技、万基以及中信、中粮、中油、中远、中船、中包、首钢、京能、广东控股、哈动力、天威、耀华、华龙日清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大企业在区内投资兴业。产业聚集效应凸现,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长势头日益强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冶金及金属压延和高新技术等特色产业。

全年累计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0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13.66亿元,增长3.8%。财政支出255.21亿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1.35亿元,增长5.9%。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服务、住房保障支出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为104.69亿元,增长13.2%。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上年上涨1.7%,涨幅较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2.5%,衣着类上涨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这三类价格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4.1%,降幅比上年扩大0.7个百分点。12月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降4.6%;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6.0%。

民营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增速比同期GDP增速快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为66.2%。实缴税金154.12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7%,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5.8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0.4%;就业人员77.91万人,增长1.4%。

一戴豪杰(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