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守住郫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家乡区县: 郫县

“乡愁”是什么?可能是一棵百年老树,可能是一口古井、一个戏台、一枚邮票,也可能是有月亮的夜晚那清远的笛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故乡,“乡愁”是对故乡的思念,“乡愁”代表着浓浓的情感。在当前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乡愁更成为所有中国人内心魂牵梦绕一部分。

成都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中国唯一城名未改、城址未迁的城市。富饶的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成都特定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认同,也开掘出一个丰饶、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文化富矿。

为此,本报特开辟“乡土人文”栏目,关注那些闪耀在最基层的人文地理、民情民俗、乡土文化的守望者……走进一线、走进历史,感受过去,面向未来,不为张扬,不问功绩,只为记住和体验那份浓浓的乡愁……

陈治安,郫县乡土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在省、市各级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件,包括《杜鹃魂》《拾起失落的声音》等。新世纪以来陈治安又开始涉及影视剧本协作,创作出《王保长后传》《王保长歪传》《桃李错》等8部已经上映的电视剧。

他的作品都带着杜鹃花的香味

“我不是什么作家、艺术家,其实我就是一个守大门的!我希望守住郫县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陈治安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对记者说道。像这样用写作的方式度过一个上午,陈治安已经坚持了30年。

每天清晨7点半陈治安会准时坐到自己的书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66岁的陈治安熟练地敲击着键盘,他告诉记者当他第一次学电脑写作时比创作一首诗歌还要难,他硬着头皮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学会用电脑。

陈治安从书柜里小心翼翼地拿起他的一本作品《杜鹃魂》递给记者说,“虽然,每一个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应该一视同仁,但是从内心来讲我最爱这部,因为它表达了我对家乡——鹃城那份最直接而朴实的爱。”

陈治安说到自己作品时,嘴角总是挂着微笑,像是父母谈论自己孩子时那种自豪、暖心的微笑。这些作品用陈治安的话来说,都带着一股杜鹃花的香味。因为,他所有的创作都离不开养育他的这片土地——鹃城郫县。

为“西部最美水乡”创作音乐剧

zmy(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