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安县

家乡区县: 四川省安县

安县 四川省绵阳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东与江油,东南与绵阳接壤;南与德阳,西南与绵竹相连;北与北川,西北与茂县毗邻,2010年,安县辖15镇,3乡,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
2010年底,安县总人口43.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33万人,非农业人口6.32万人。2012年,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2011年增长13.40%。
安县著名景点众多,主要有千佛山、罗浮山、白水湖、姊妹桥和文星阁等。安县境内设县始于东晋。此前县之大部为涪县境域(涪县治地今绵阳市涪城区),先后隶属广汉郡和梓潼郡。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侨置晋兴、 益昌、西充国三县,属巴西郡。晋兴县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益昌县治地今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西充国县治地今沸水乡街场。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置西浦县,属梓潼郡,西浦县治地今塔水镇神泉村。历刘宋、南齐两朝,建置隶属均无变化。梁代撤销西浦县,设置益昌、晋兴二县。

武陵王天正元年(公元552年),撤销西充国侨县,新置平川县(又称平州县),益昌、晋兴、平川3县均属巴西梓潼郡。

西魏平属后(公元553-557年),平川县迁治西浦县故城址(塔水镇神泉村),改属万安郡;晋兴县撤销并入益昌县,改属巴西郡。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撤销平川县;在晋兴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金山县,属安城郡;益昌县改属万安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益昌县撤销并入金山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平川县故城(塔水镇神泉村)新置神泉县。2县均属绵州(治地绵阳市)。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绵州改称金山郡,金山县撤销并入神泉县,属金山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在金山山县故城(永安乡向阳村)新置龙安县;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在益昌县故城(花荄镇联丰村观斗山)新置西昌县;神泉县仍置。3县均属绵州(唐代绵州一度改称巴西郡)。

五代时建置隶属均无变化。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西昌县撤销并入龙安县,神泉县仍置,2县均隶绵州巴西郡。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割绵州辖之神泉、龙安(宣和元年曾改名安昌县)2县与茂州辖之石泉县设置石泉军,治地今北川县治城镇,石泉军隶属成都府路。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石泉军降为军使,神泉、龙安2县还隶绵州。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恢复石泉军,辖石泉、神泉、龙安3县。南宋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石泉军迁治龙安县城(今永安乡向阳村)。元中统五年(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升石泉军为安州,治地今永安乡向阳村。龙安、神泉2县撤销,地域由州直辖,州仍辖石泉县。安州属成都府路。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安州为安县,并迁治今安昌镇,属成都府。清雍正五年(公元1272年)绵州升为直隶州,安县改属绵州。

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绵州,安县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三十八年十二月。1949年12月25日,安县和平解放。

建国后,1950年安县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52年撤销行署区设置四川省,安县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68年改专区为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地区。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安县属四川省绵阳市辖。

行政区划折叠编辑本段
截至2010年,安县辖15镇,3乡: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新乡。

地理环境折叠编辑本段
位置境域 折叠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东与江油,东南与绵阳接壤;南与德阳,西南与绵竹相连;北与北川,西北与茂县毗邻,2010年安县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

地貌 折叠

安县西北部系龙门山脉,地势较高,山脊海拔一般在1000~2500米之间。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为县境内最高点。茶坪乡境内的千佛山海拔2942.2米,雎水镇境内的大柏岩主峰海拔2417米。位于界牌镇石安村与绵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永兴镇方登寺村接界的安昌河河面海拔为490米,是县境内的最低点。根据地貌成因和地表形态,安县地貌可分为平坝、丘陵(台地)、低中山三种类型。安县平坝总面积为267.37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安昌河和雎水河两岸的花荄、塔水、桑枣、秀水、河清、永河等镇。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安昌河两岸平坝的两侧及秀水河以东地区,总面积为533.01平方公里,占安县总面积的37.96%。低中山分布在晓坝-沸水-雎水一线的西北部(包括茶坪、高川两乡全部)。

主要山峰有:高川乡境内的大光包,海拔3047米。茶坪乡境内的千佛山,主峰海拔2942.2米。雎水镇与绵竹市清平乡交界的大柏岩,海拔1200~1800米,主峰2417米。

气候 折叠

安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无霜期长(常年300天左右)。春来较早,夏长秋短,四季分明。降水量在四季的分配中一般有冬干春旱,夏季旱涝交错,秋多连绵阴雨的特点。县境内东南部丘陵、平坝与西北部低中山气温有较明显的差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西北山地气温随海拔平均每升高100米下降0.65℃,2500米以上的山峰一年积雪达四个月。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多,东南丘陵、平坝区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而西北山区的茶坪、高川等乡镇最大降水量达1700毫米左右。

土壤 折叠

安县境内土壤属岩层土类型。由于平坝和丘陵土壤受成土母质影响显著,山地受生物、气候及成土母质的双重作用,因此土壤形成和分布与土壤母质具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安县土壤可分为黄壤类、山地黄棕壤类、紫色土类、冲积土类和水稻土类。

自然资源折叠编辑本段
植物资源 折叠

截至2011年,安县境内主要林木有:三尖杉、罗汉松、马尾松、湿地松、华山松、雪松、红豆杉、灰枝杉、黄枝杉、柳杉、杉木、水杉等。

截至2011年,安县境内主要果树有:樱桃、毛桃、蟠桃、水蜜桃、油桃、李、杏、梅、枇杷、林檎、花红、梨、石榴等。

截至2011年,安县境内主要竹类有:慈竹、斑竹、楠竹、木竹、白夹竹、金竹、箭竹、油竹、苦竹、刺竹、硬头黄、荆竹、栖凤竹等。

动物资源 折叠

截至2011年,安县境内有动物资源1000多种。鱼类县境鱼类有60余种,主要分布在溪沟、河流、水库。鸟类县境内鸟类有100余种。安县境内的野生哺乳动物有80余种。

矿产资源 折叠

截至2011年,安县探明的矿产有29种,矿产地100余处。主要分布在高川、茶坪、雎水、晓坝、桑枣、沸水、永安、安昌、黄土、秀水等乡镇。

烟煤主要分布在永安、雎水、茶坪、高川等乡镇。烟煤的地质总储量为2500万吨,已探明储量为936万吨。

水资源 折叠

截至2011年,安县境内有水资源储量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16亿立方米,已开发2.836亿立方米;地下水3.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5亿立方米,已开采0.29亿立方米。安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441立方米。

举个栗子(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