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乌海二中为了进一步优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确定了第三个五年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二中要办成国家级名校。为此,他们着重抓了两件事:一是依据国家级名校的条件,重新拟定了各类人员的工作任务与目标,并分解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强化了各类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发动各环节领导,全体教师每天去发现问题,几乎一周召开一次问题研究会。
这是一个宣言,更是一种姿态。二中人团结一致,朝着国家级名校的奋斗目标“不用扬鞭自奋蹄”,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日渐提高,200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658名,考分505分以上被市一中录取的正式生193人,重点高中升学率达30%。2005年,参加中考的学生675名,考分560分以上被市一中录取的正式生208人,统招特长生14人。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的是要拥有一支敬业爱岗、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为了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耗时多,收效微”的现状,1999年9月,乌海二中率先在自治区开始第一轮“中语整改”实验。2002年4月,第一轮“中语整改”实验顺利通过自治区专家组的验收。2002年10月,因在语文整体改革实验中成绩显著,乌海二中优秀教师谢继业被内蒙古教育厅授予自治区教学成果奖。
2004年11月,被授予自治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奖章。2006年9月,获自治区中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7月的升学考试中,谢继业所带的两个“中语整改”实验班报考人数125人,正式上线(520分)录取了39人,录取比例为31.2%,比全市平均录取比例高19.95%。
参与学校承担的国家级“十五”课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的研究,被评为自治区心理健康发展课程优秀教师的李美莲,也是二中的骄傲。1999年、2005年获乌海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5年获得乌海市“教学能手”称号,所带班级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集体”;2006年获得“自治区教学能手”“乌海市优秀党员”称号。二中有了这样一批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德才兼备的中坚力量,形成了奋发向上、求实创新的良好局面。
乌海市第二中学坐落在广场以南,人民路以东,始建于1972年,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乌海市二中现有占地面积50032平方米,校园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和生活区,校园总建筑面积14054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8803平方米,行政用房2427平方米,生活用房2516平方米。教职工197人,专任教学165人,其中高级教师68人,其余绝大多数是一级教师。本科学历117人,专科学历48人,学历合格率100%,现有教学班47个,在校学生2966名。2000年建成实验楼后,新购置了高质量、高档次的理、化、生实验设备,配备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多媒体电教系统、多媒体语音系统、图书阅览架、柜和200多台计算机。2003年12月底新的教学楼交付使用。正在建设的学校综合楼和400米塑胶操场即将完工使用,乌海市二中现已成为乌海市最大的完全初级中学。学校教学设备一流,校园育人环境优美,花坛、假山、喷泉、雕塑造型各异,花、草、树木,春华秋实,四季常青,是乌海市海勃湾区和周边地区小学毕业生向往迷恋的学校。
几年来,市二中领导狠抓名师工程建设,激励全体教师成长在二中,成功在二中,成名在二中,使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现任教师中,有国家级骨干1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4人,自治区教学能手3人,自治区优质课、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2人,市级教学能手10人,市级优质课评比获一、二、三等奖的36人,不少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的奖励。十几位教师的论文发表在省级教育刊物上。
市二中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目前,已成为乌海市教育教学条件一流、教师素质一流、学校管理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名牌学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