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印象-徐镜心

家乡区县: 烟台市海阳市

徐镜心(1873—1914)又名文衡,字子鉴。黄县(今龙口市)徐家村人。5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勤奋好学,青少年时期即以品学兼优、胆识过人而名扬乡里。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屈膝媚外,北洋海军覆没,徐镜心极为震惊,遂萌发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政治改革的思想。1903年他东渡日本,考入福田大学政法科攻读法律。是时,国内反清民族运动日益高涨,会党暴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留日学生创办的《(qiu)书》、《钟声》、《猛回头》等进步刊物,抨击时政,倡导革命,对徐镜心影响很大。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徐镜心被委为山东主盟人。在其主持下,山东籍留学生有50人加入了同盟会。  1906年徐镜心回国,在友人协助下,创办了烟台东牟公学、端本女校,专门招收爱国青年,发展同盟会员进行革命活动。1907年徐镜心应友人之邀赴奉天,任《盛京时报》主笔。是年夏,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被害,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徐镜心利用舆论阵地揭露清廷腐败,鼓吹革命,倡建共和。还秘密结识了杨国栋等一批富有正义感的绿林好汉,为推翻关外总督、建立东北根据地作准备。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徐镜心与丁惟汾等在济南联络同盟会员积极响应,迫使巡抚孙宝琦宣布山东独立。但孙宝琦表面宣布独立,暗中却与清廷互通气息,出卖革命,山东独立不足20天即被撤消。徐镜心被迫出走,至上海拜会了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授权徐镜心继续领导山东革命。在徐镜心离开烟台期间,烟台同盟会员于11月12日武装举义,先后占领道台衙门、都督府、海防营等,惊走道台徐世昌,临时推举舞凤舰舰长王传炯为司令,宣布烟台独立。王传炯是个骑墙派,暗中排挤革命党人,与山东巡抚孙宝琦遥相呼应。徐镜心到达烟台后,立即组织“北方共和急进会”,佯推王传炯为都督,而由革命党人接任司令,剥夺其兵权。王传炯此时宣布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扬言要处决徐镜心,消灭“共和急进”。幸有同情革命的日本友人桑名贞治郎和仓谷箕藏等从中斡旋,徐镜心才幸免于难。

  是时,有数百名参加关东举义的散兵云集大连,徐镜心得悉后,立即从海路北上,去大连搬兵。随去的同盟会员邱丕振慷慨解囊,购置了足够武器,在连承基的协助下,很快将队伍招募齐备。1912年1月5日,徐镜心、连承基等率五百余士兵乘日“输永田丸”和“龙平丸”向登州进发,乘夜色登陆,生俘水师统领王步青,攻占老柏山炮台,登州府文武官吏数十人同时投降,一夜之间光复登州。次日晚成立革命军政府。同盟会员孙丹林推举徐镜心为都督,徐镜心谦辞曰:“连承基、邱丕振都有一定的民众基础,我们不要忘记孙中山先生‘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教诲”,坚辞不受,结果选举连承基为都督,徐镜心副之。革命军攻克登州后,徐镜心提议:清政府已奄奄一息,革命军应立即西征,直捣济南。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徐镜心被推选为国民党山东支部理事长,年底当选为国会议员。翌年春,徐镜心进京就职,偕同刘冠三走访袁世凯。袁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民国由先生缔造,由先生振兴。前程似锦,端在人为... ...。”徐镜心进言道:“总统,应是公仆,国民才是主人...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袁世凯听后,沉默良久说:“昔闻子鉴,今闻子鉴矣!”而后授意以甘肃都督一职为饵,诱徐镜心就范,徐不为所动。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害,徐镜心在《泰东日报》著文,痛斥袁世凯倒行逆施,力逼查办凶手,以谢国人。袁世凯一心复辟帝制,国民党人群起抵制而惨遭迫害。亲友们都为徐镜心的处境担心,劝他出京暂避,他不以为然,表示要在北京继续进行讨袁斗争,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3月4日,指示军法处密造伪证,将徐镜心逮捕下狱,严刑拷打十余次,终不可夺其志。4月13日凌晨,徐镜心英勇就义,时年41岁。

Daisy(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