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1908-1983),曾用名何柳华。广东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其父母亲是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中国共产党; 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份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童年被叫作“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他为世界和平事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对海外侨胞感情深厚,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为港澳回归殚精竭虑,他魂系宝岛情动两岸引。
主要生平经历
一九二五年 十七岁
加入中国国民党。
在广州沙基反帝游行示威中,组织学生队伍,投身到大革命洪流中。
父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不久东渡日本,到东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留学。
一九二七年 十九岁
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脱离国民党。因参加反日大同盟,在日本两次被捕。
一九二八年 二十岁
因继续从事爱国活动,被日本政府拘捕并驱逐出境,回到上海。八月 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法南区委宣传部工作。被派往德国,并转入德国共产党。
一九二九年 二十一岁
被派往汉堡,领导中国海员罢工取得胜利,任汉堡国际海员俱乐部支委、书记。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到过荷兰、比利时等地考察国际革命运动,领导中国海员运动。在德国、荷兰均曾被捕,并遭“驱逐出境”,其中在汉堡入狱半年。
一九三0年 二十二岁
夏 被国际海员工会派往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同蒋经国先生有同窗之谊。
一九三二年 二十四岁
回上海,任中国海员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从事工人运动。
一九三三年 二十五岁
三月 被上海工部局拘留,经何香凝及其他爱国人士多方营救获释。
八月 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工会宣传部长。
一九三七年 二十九岁
一月 随中共中央迁往延安。
十月 被派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
十月底 南京告急,经公路绕道长沙于十二月到达汉口。
一九三八年 三十岁
年初 经广东到香港,组织八路军办事处,为新四军、八路军募集抗战物资。
此期间曾去汉口出席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
二月十一日 在香港与经普椿女士结婚。
一九四一年 三十三岁
四月 创办香港《华商报》。
皖南事变后,在香港领导抗日民族统—战线工作。
十二月 珍珠港事变后,组织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撤离香港。
一九四二年 三十四岁
年初 经东江游击区进入内地,到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作。
五月 在粤北乐昌坪石镇,被国民党绑架后入狱。
一九四五年 三十七岁
六月 在中共七大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时尚在狱中。
一九四六年 三十八岁
一月二十二日 根据国共双方的“双十协定”被释出狱。
四月 代表中共到广东处理东江纵队北撤问题。
五月 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做宣传工作。
七月 返延安。任新华社社长。
一九四七年 三十九岁
三月率新华社等单位人员东渡黄河,七月到达山西涉县,建立第二个“陕北广播电台”。
一九四八年 四十岁
五月 率新华社人员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
由出狱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曾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一九四九年 四十一岁
三月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被递补为中央委员。
四月 被选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
五月 被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主席。
六月 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九月 作为青联推选的委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十月 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十月 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还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
一九五一年 四十三岁
三月 作为慰问团团长,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六月 出席国家侨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侨务扩大会议,作《侨委成立以来的工作总结与当前侨务工作的方针、任务与计划》报告。
十月 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一九五二年 四十四岁
三月 作为细菌战调查团副团长,赴朝鲜和中国东北部调查。
被增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三月 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参加斯大林葬礼。
一九五三年 四十五岁
被增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三月 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参加斯大林葬礼。六月继续被选为全国青联主席。七且 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一九五四年 四十六岁
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
九月 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十月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十二月 任中苏友协副会长。
一九五五年 四十七岁
四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去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会议。
八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赴赫尔辛基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第四十四届大会。
十二月 随同宋庆龄副委员长访问印度和缅甸。
一九五六年 四十八岁
二月 任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副主席。
二月二十二日 在全国工商界积极分子大会上作报告:《跟祖国一道前进,为社会主义立功!》
九月 在中共八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五七年 四十九岁
十二月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十二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参加在开罗举行的亚非团结大会。后曾多次出席亚非团结大会或亚非团结理事会会议。
一九五八年 五十岁
三月 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
七月 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
一九五九年 五十一岁
四月 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一九六0年 五十二岁
二月 任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九六一年 五十三岁
一月 任华侨大学校长。
八月 在北京公祭陈嘉庚先生大会上致悼词。
一九六二年 五十四岁
十一月 在北京同日本高琦达之助签署发展中日贸易备忘录。
一九六三年 五十五岁
十月 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
一九六五年 五十七岁
六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首席顾问,随同陈毅副总理出席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第二次亚非会议。
十月 任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一九六六年 五十八岁
三月二十七日 参加与五大洲外国朋友的会见。
一九六七年 五十九岁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四人帮”迫害,由周恩来下令住进中南海,与外界隔绝,直至一九七二年。
1972-1983年
一九七二年 六十四岁
四月二十日 以中日友协会长身份应邀出席来华访问之日本自民党顾问三木武夫的宴会。
九月一日 其母何香凝女士病逝于北京。
任外交部顾问。
一九七三年 六十五岁
四月 作为中日友协代表团团长赴日本访问。
八月 在中共十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七五年 六十七岁
一月 被选为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九七七年 六十九岁
八月 在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七八年 七十岁
本年内出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一月三日 发表《批判“四人帮”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反动谬论》一文。
三月 当选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十月 与夫人经普椿一起陪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
十二月二十八日 被推举为全国侨联名誉主席。
一九七九年 七十一岁
五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率“中日友好之船”代表团赴日本作为时一个月的访问。
一九八0年 七十二岁
任中国足球协会名誉主席。
三月 赴美国作心脏手术。
十月 任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委员。
一九八二年 七十四岁
五月二十九日 任纪念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基金会顾问。
七月二十四日 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
八月 参与主持廖仲恺、何香凝纪念活动。
九月十日 在中共十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九月十二日 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单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九月十七日 任中日民间人土会议中国委员会主任。
十月六日 被日本早稻田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由孙平化在日本代为接受证书和服装。
一九八三年 七十五岁
六月四日 被选为六届人大主席团成员。
六月六日 出席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
六月十日五时二十二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六月二十一日 日本政府授予廖承志“勋一等功旭日大绶章”。授勋仪式二十五日在北京举行,由经普椿代表接受。
六月二十三日 中国领导人、各界人士、国际友人向廖承志遗体告别。
六月二十四日 廖承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致悼词。
文章参考 百度百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