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Y海门解放路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海门市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海门市

海门市人民路与解放路是两条同是东西方向的主要交通干道,解放路在人民路北边。解放路目前是海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从西往东:海门文峰大世界、上海农工商超市、黄金珠宝行、亚萍布业、海门市新华书店等等
解放路是目前海门最热闹、最繁华的大街,堪称海门第一街。解放路自建路以来,经历了数十次改造和延伸,最初的解放路是南北向的,几经改造,现在是东西向了。  解放街、解放南路和解放北路:1949年1月,茅家镇(1965年改名海门镇)解放时,解放茅家镇的解放军首先由北门(当时茅家镇有土城墙,6个城门)入城,然后沿着南北大道(原七案竖河东侧的一条泥路,后铺过1米多宽的石街,现为江海路)进入城内的。解放后即把这条没有取名的南北大道定名为解放街(又称解放路)。1979年在兴建海二公路的同时把解放街重建成宽13~15米的沙石路,自此解放街又取名为海二公路海门县城段。1985年海二公路海门县城段铺设沥青路面,把南段(解放中路至人民路处)取名为解放南路,北段(解放中路至食品厂——现丝绸路处)取名为解放北路。1992年填平七案竖河,扩建成现在宽30米左右的路面,并在1993年正式命名为江海路。2010年江海路再次改造为水泥砼路面,路两侧有绿化池,道板式人行道。
解放中路:由江海路至宏伟河,全长653米。1958年县政府规划疏浚圩角河时为了保护当时十分繁荣的复兴街,所以制订了“绕道南北街(即复兴街),开挖宏伟河,填平新开河(现解放中路),建设新公路”的县城发展规划,使圩角河在海门绕了一个弯,开挖河道所挖出的泥土当年填平了新开河,形成了解放中路的雏形。1972年解放路(现江海路)至宏伟河段筑成砂石路面(长653米),并正式取名为解放中路(因为当时有南北向解放路存在,为了区别和延续解放路的路名故起名为解放中路)。1974年解放中路铺设沥青路面,两侧人行道铺设混凝土道板。从此一条宽32米的商业大街正式亮相海门大地。以后曾进行过多次路面和街面的改造,其中以1989年的路面改造和1995年的街面改造规模较大。2008年市政府开始对解放路进行全面改造。改造以“通、美、绿、亮”为原则,融入城建改造的创新理念,这不仅是解放路最大的一次街面改造,也是海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街面改造。
解放东路:由宏伟河向东至民生路全长约3700米,是解放中路的向东延伸。1981年由七一桥向东延伸至东风桥(长840米)并建成沥青路面街道,1985年拓建七一桥。1990年全路进行过路面改造。1993年城市建设中由东风桥向东延伸至当时的无线电六厂(现海门大酒店至步行街处)。1995年全路进行人行道道板改造。1997年文化广场兴建后由电视塔向东延伸至瑞江路。2004年北上海国际装饰城建成后又由瑞江路向东延伸至民生路。目前全路都是沥青路面,两侧设绿化隔离带,人行道铺设混凝土道板,全路路宽都在40米左右。2008年解放东路与解放中路一起进行了一次融入城建创新理念的大规模改造。
解放西路:是解放中路向西延伸段,始于1996年,时旧城改造时把原狭窄的八一弄(解放中路至圩角河段)拆除后改造成解放西路。2001年正大桥建成后,解放西路向西延伸至海兴路,目前解放西路全长约600米。
市 民 企 业 投资者 旅游者
专题报道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社会新闻

 

鱼子酱(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