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扩建的永仁县城焕然一新,令人赏心悦目,而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文化大楼门前的太阳广场。到永仁办事旅游的人们,如果不到太阳广场走一走,可谓枉到永仁走一场。太阳广场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地方,无疑就是民族文化展厅。未走进展厅,一幅巨大的彝族刺绣《春色满园》闪现眼前,几百朵山茶争芳斗艳,千只蝴蝶翩翩起舞,就是三岁小孩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展厅走去。走进展厅,琳琅满目的苴却古砚、彝族刺绣、赛装节摄影作品都会令游客止步注目。每天特别是每天傍晚,只要展厅门一打开,游客们就会蜂拥而至络绎不绝,他们总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说起永仁县民族文化展厅的经历,便会回忆起一段曲折坎坷又辉煌灿烂的往事。
二00五年五月,在省文化厅及楚雄州文化局的关心支持下,投资280万元的文化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占地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四层框架结构的文化大楼,成为永仁县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大长了文化人的志气,令其它部门羡慕不已。文化大楼一楼设计为十四间小展室,二楼为图书馆用房,三楼为排练厅、陈列室,四楼为文化馆办公用房,文化大楼基本能满足文化业务用房。但好景不长,处于太阳广场(原名大操场)黄金地段的文化大楼一楼,被浙江商家一眼看中要把它开成超市,县上被层层逼迫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签字。短短几天工夫,一楼展室的隔墙被打开,货架布满了整个大厅,美人图明星像挂满了整个空间,房顶也竖起了“联华超市广场”的广告牌,字比“永仁县文化馆、永仁县图书馆”大,霓虹灯映衬下颇有气派。然而,在文化大楼里上班的文化体育人心里却不是滋味,进门要从货堆里穿梭,出门要在货架中穿行,不买货物便会遭到柜台小姐的白眼,每天下班还要遭到商店保安的审视,光荣的文化体育人成了“小偷”一般。文化大楼被挤占挪用,省州领导也多次批评,但未能引起重视解决。
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二00七年,永仁县文化体育局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把联华超市搬出去,让文化公共设施资源“还之于民”成了新班子的首要任务。新班子反复研究,多方争取汇报,真诚感动了上级领导,不懈努力赢得了县委政府的支持,同意文化体育局通过转租八格临街铺面,补偿联华超市十万元(用铺面租金作抵)的方式将超市搬走。笔述至此,本应叙述如何布展,如何宣传永仁民族文化的话题了,然而,事情往往不是顺理成章,好事不仅多磨而且难磨,难怪文体局长们两鬓都增添了白丝。正当联华超市同意搬迁之时,难题又再次出现了,电影公司一楼临街八格铺面业主却不愿意搬走,而且愿意出双倍的租金继续租赁这八格铺面,甚至上访到县委政府,还动用春城晚报等媒体向永仁县文体局施压。永仁县文体局一班人一面耐心细致地做业主的思想工作,一面认真研究租房协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由县委政府出面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动用法律程序,历经三个多月,才圆满完成联华超市的搬迁工作。永仁文化体育人这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好多同志额头上也增添了几道梯田。
联华超市搬迁出去了,望着空荡荡的文化大楼一楼大厅,永仁县文化体育局一班子人的心弦又被绷紧了。文化大楼一楼该怎么利用?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怎样才能体现永仁的民族文化特色?何况当时一无资金,二无这方面的人才。经过多方协调请教请示争取,永仁文化体育人脑子里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把文化大楼一楼布置成为永仁民族文化展厅。思路决定出路。决策一经敲定,永仁文化体育人便忙碌开来。先是争取到攀枝花市罗氏三兄弟苴却砚研究所对展厅进行设计,并出资十五万元对展厅进行装修,在展出政府出资三十万元收集170方苴却古砚的基础上,在展厅展销罗氏三兄弟现代苴却砚。局班子经过反复认真研究,决定将展厅分为七个展区,即苴却古砚展区、现代苴却砚展区、文物展区、彝族刺绣服装展区、彝族生产生活用具展区、彝族赛装节摄影作品展区、永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区。彝族刺绣服装展区布展由文化馆负责。一接到命令,文化馆的老师们男女老少齐上阵,搬模特,挂绣品,布纺车,连续奋战了几个日夜,有时午餐晚餐都是买盒饭到展厅来吃。特别是馆长李如秀同志,看到展区里的彝族服装和绣品较少,主动把个人珍藏多年的服装和绣品借给局上布展。彝族生产生活用具展区、文物展区、苴却砚展区由文物管理所负责布展,文物管理所一听是个大单位大机构,实际上整个所就只有夏继芬一个女同志,看到她忙不过来,电影公司的王伟富、华光丽,文化馆的袁绍亮都来帮忙,又请来几个小工,才将几百方砚台、几方石磨、几块碑石搬到展厅布展。两个图片展区由图书馆文化馆共同完成,他们第一次刚把图片布展完毕,就有领导专家来参观,当时就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根据这些建议意见,同志们又把图片拆下来,全部重新进行布展。范兆云老师本来是搞音乐的,这下子倒成了小木匠,拿着墨斗尺子又比又划,指挥着众人布展,重新布置出来的展区确实上了一个档次。县人大常委会吴玉斌主任听说展厅布展,亲自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块牌匾捐赠给展厅。在永仁民族文化展厅的带动下,永仁县七个乡镇文化站全部建立了能够展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展厅。
永仁民族文化展厅虽小,但她却是永仁民族文化的窗口。永仁民族文化展厅从开展至今,已经接纳了数万名观众,更为难能可贵的是2009年赛装节期间,12名来自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永仁民族文化展厅参观并题词,连连伸出大拇指说“OK”,照相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在2008年8.30抗震救灾期间,到永仁指导工作的国家省州领导都到过永仁民族文化展厅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为推介永仁民族文化,宣传永仁做出了积极贡献。辉煌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懈努力,把永仁民族文化展厅建设得更加美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