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 折叠
武汉精神
武汉精神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To be pioneering,to be outstanding.
方言 折叠
武汉话是大部分武汉居民的母语。武汉话在方言学的分类系谱上,属于官话方言(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武汉-天门片区(武天片),与成都方言、重庆方言、贵州方言等同属一个系谱,也是西南官话地理分布上的最东端,东南端被临界的湘方言、赣方言、官话江淮方言等所包围。
饮食 折叠
吃不完的武汉
吃不完的武汉
武汉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又因武汉水产极为丰富,淡水鱼鲜在全国享有盛誉,所以又被誉为“中国淡水鱼美食之都”。
特色小吃有热干面、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
会展 折叠
武汉是近代中国兴办博览会的发源地之一,1909年在武昌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最早的并较为正规的商品博览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博览会。
在改革开放之前,武汉就是全国四大会展中心城市。现拥有中西部最大、中国第三的展览场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及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等展览会议场所。第四届汉交会、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11次部长会议等国际展会已相继在武汉成功举办。
艺术 折叠
文艺场馆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
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发源地。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之一,因此武汉也成为了中国近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武汉主要艺术表演场馆有琴台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湖北剧院、武汉剧院、洪山礼堂等。
1992年建成的武汉杂技厅,是中国第一座可供进行国际杂技、马戏表演的观演建筑,也是亚洲最大的杂技厅。在此举办的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与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巴黎明日国际杂技节齐名的全球三大国际杂技节,被文化部列为中国“七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之一。
(更多艺术场馆见一级目录”社会“下”文化场馆”表格)
手工技艺
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外,武汉还有木雕船模制作技艺等传统工艺。
戏剧
汉剧旧名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历史,有“京剧之母”的美誉。武汉地区其他剧种还有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汉还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京剧谭门”的故乡。
电影
1903年5月27日,美商汇喇洋行“美国精巧新奇影戏”在老跑马厅放映,电影开始在武汉出现。
1905年,单独出演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武汉人谭鑫培是中国第一个电影演员;1911年,反映辛亥革命的纪录片《武汉战争》是中国最早的纪录电影。
2012年,武汉成为全国院线数量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国电影市场重要的票房高地。
(更多民间艺术详见本一级目录下属二级目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宗教 折叠
佛教
归元寺( 武汉宗教圣地
武汉宗教圣地
佛教重点寺院)、宝通寺(佛教重点寺院)、莲溪寺、正觉寺、古德寺、木兰山等;
道教
长春观(道教龙门派道观),木兰山道观等;
基督教
武汉是中国内陆基督教新教最早传入之地。现有荣光堂(格非堂)、崇真堂、基督教武昌堂、嘉诺撒仁爱修女小教堂、圣米迦勒堂等;
天主教
汉口、汉阳、武昌曾分别隶属于意大利方济各会、美国方济各会和爱尔兰高隆庞传教会。现有花园山天主堂(1866年)、上海路圣若瑟堂(武汉最大)、柏泉天主堂、显正街天主堂等;
伊斯兰教
起义门清真寺、原广益桥清真寺、民权路清真寺、江岸清真寺、二七街清真寺等。
遗产 折叠
武汉将“打包”汉口租界、汉阳造、武昌首义、江汉关,辛亥首义纪念馆、武大等地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据了解,武汉此次申遗主题为“近代文化转型遗址”,涵盖汉口原租界区、汉阳工业遗产区和武昌首义遗产区三大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