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 大全

家乡区县: 云南省永仁县

[打跳]

     “打跳”彝族称“古蔗”,是一种在喜庆日子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的舞蹈。各地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又叫“打歌”、“跳歌”、“叠脚舞”、 “叠左脚”、“左脚舞”、“三跺脚”、“芦笙舞”、“阿垂乐”等等。“打跳”的形式是男女相间、手拉手,围着圆圈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步伐有抬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先跺脚、三跺脚、快步移动、旋转等。“打跳”的风格奔放开朗、扎实有力。“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这正是彝族人民“打跳”时的情景。

[披毡舞]

     是永仁县永兴凉山彝族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此舞多为双人对舞,男女均可参加,但不同舞。表演时,两人相对而立,互相唱和,舞随起歌,或单手挥起“擦尔瓦”,或双手拉着衣角边蹲、边舞、边交换位置,如此反复。动作粗旷、豪放、古拙,洗练。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羊皮鼓舞]是解放前巫师为病人驱邪治病时跳的一种舞蹈,起源甚早,有迷信色彩。舞时左手持鼓,右手持槌,口中念念有词边击鼓边全身颤动,双肩前后快速抖动,略塌腰翘臀,也有全蹲姿态的向左、右纵跳及向上高跳等略带技巧性的动作。解放后,经当地舞蹈工作者收集、加工之后,逐步成为一种舞台上表演的彝族民间舞。

[撵老鸹舞]

    又称跳死人舞,彝语“如尸猫咕”,它是我县彝族倮罗颇支系中的一种独特的祭祀性舞蹈,由死者的舅家组织男人持刀叉、弓弩、火药枪等,左手叉腰,随着芦笙伴奏的音乐起舞,先围着棺材往顺时针方向喊“哦!食!食!”(第一个字声音拖得长,第二、三声音短促),边跳三转,然后倒转往棺材的逆时针方向跳,倒转时众男加入撵老鸹舞,一直跳到第二天早晨送上山为止。哪家的丧事撵老鸹舞跳得热闹、热烈,那么说明哪家的人气旺盛。它的舞蹈音乐也是丧事场合才用。
[铃铛舞]彝语为“硬嘎马”,是凉山彝族为死者超度亡灵和指路时跳的丧舞。一般由3至7人组成,由一人领唱,其余大声附合,边唱经边进行小幅度舞动,边摇铃铛,声音凄凉而富有气势。

     此外,永仁还有乡牢咕(老倌舞)、咕氏咕呐(老奶舞)、推摇(青年舞),追跳(一跺脚)、尼踏咕(两跺脚)、桑踏咕(三跺脚)、我踏咕(五跺脚)、羊转场、姊妹赶街、抢盘壶、背大板、挖花生、纺麻舞、哄娃娃、撵麂子、打窗户、咕扎扎、三长三短、班鸠吃水等48套舞蹈动作。

841172644花娘(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