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

家乡区县: 陕西省泾阳县

1937年9月,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冯文彬率领一个班青年战士,自延安抵达云阳镇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同中共陕西省委负责人贾拓夫、汪锋等商定创办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10月11日,青训班第一期在斗口农场开办,工作人员4名,学员150名,开设课目为学习政治和军事训练。冯文彬任主任,乐少华任队长兼军事教员,何志成任秘书,张拴平任教务员。第一期结业后,青训班迁址云阳镇东街一所破庙。此后,规模逐步扩大,第二期、第三期时均达300余人。1938年1月,青训班更名为战时青年训练班,又迁址蒋路乡安吴堡,增补胡乔木为副主任。随着学员人数的急剧增加,青训班开始编制连队,有职工连、农民连、妇女连、儿童连、艺术连、游击队连、佛教连等。1938年2月,第五期开办,青训班成立班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朱德,班务委员会主任冯文彬,副主任胡乔木,下设教务、生活和总务3个处。
1938年6月27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克罗曼(法国)、福洛特(英国)、雅德(美国)、雷克(加拿大)4人,自西安抵达安吴青训班访问,成为青训班名誉学员。其后,通过他们撰文,安吴青训班蜚声海外。
1940年初,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胡宗南部进驻三原西北一带,距安吴仅七八里之遥,青训班时有遭受袭击之虞。1940年4月25日,遵照中央指示,青训班全员撤离,经云阳北上,5月2日抵达延安。
青训班自创办到撤离,历时两年余,共举办14期,培训学员12000人,为夺取抗口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夕、颜(2014-05-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