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南津三柏李氏宗祠文化

家乡区县: 广东省化州市

久闻南津三柏李氏宗祠与众不同。其独特之处在于一个“文”字,文化氛围浓厚,颇具特色。我早就想去目睹一下它的芳容,领略一下它的迷人的风景,品味一下它的历史文化。可惜,一直抽不出时间。今日,终可成行,得尝所愿。
我骑车来到南津三柏李氏宗祠门口,接待我的是南津三柏李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秀成。他简单地给我介绍……
南津三柏李氏宗祠,是为纪念三柏李氏开基祖、大宗时石龙(今化州)县令李穆而建的。它座落在化州八景之一“千秋夜月”的千秋岭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至今已630多年,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建筑雄伟,古香古色。
三柏李氏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李穆,字贵和,号文庄。他出自大唐宗宝,是唐高祖的第十九代孙,于南宋嘉定时中进士,十三世纪由闽入粤,先任龙川、后任石龙(今化州)县令。任职期满,归途经吴川入海,屡遭台、风海盗之害受阻,暂卜居吴阳。其下有三子,故李穆手植三株柏树于傍潭,视其枯荣,决定去留。后三柏参天,枝繁叶茂,便了却归念,定居吴川西南之极浦。自此,人们称其后裔为三柏李氏。李穆则为之三柏李之开基祖。
四世孙李慕庐,回迁南津一带定居,并建南津三柏李氏宗祠。时光流逝,岁月苍桑。历经六百多年,几经修葺,几度辉煌。但日久天长,风雨侵蚀,依旧破烂不堪。今建盛世,重修祠堂。于2007年动工,2011年岁序辛卯腊月竣工。重修后的南津三柏李氏宗祠,三进之门,双廊双厢;石柱斗拱,弯脊红墙;青檐缘瓦,龙伏凤翔;油橼漆角,画栋雕樑;屏封中门,金饰银镶;构图勒石,工艺精良;踏狮矗桅,耸立两旁;九级台阶,条石安装;龛若祖牌,号陇两堂;祠前广场,百米栏杆;祠旁陵园,百穴坟场;祠堂文化,千尺碑廊,骚人墨客,诗斌千篇。今日祠堂,非比寻常。保持原貌,再现辉煌,突出文化,文采飞扬。
简单介绍完后,李会长对我说;“我们成立了南津三柏李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结合祠堂实际,着重在联、诗、书、画四个字上做文章。”我跟随李会长进祠堂,拾级而上,抬头就见楹联。略举一二吧--
正门:
慕念先皇德敖四海三柏宗支根深叶茂
庐思始祖功耀九洲南津苗裔源远流长
柱联:
郡本陇西开基三柏蒂固根深生极浦
迁于橘地继业千秋枝荣叶茂发罗江
堂联:
经传道德五千言作天子史为圣人师骑牛
过关函谷东来腾紫气
族发陵罗八百载入奉乡贤出崇名宦进士
封爵南津遗庙报丹枕
陵园大门联:
仰德溯渊源,记晋阳龙阙,洪州腾阁,
建昌盱水,吴川极浦,勋声已足千秋,
泽润南津三柏李;
传宗弘气象,傍云翠宝山,帆碧鉴江,
波灿珠台,石立中流,瓜瓞绵延州代,
馨盈大埠一园春。
门联、柱联、堂联、屏联、龛联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如此一座祠堂,居然有数十副楹联,恐怕在全省少有。难怪广东省楹联学会授予其“楹联文化传承基地”。
提到诗、书、画,李会长一边介绍全国诗楹联大赛征稿活动,一边带我去欣赏千尺碑廊和百米栏杆浮雕。
这次征稿,得到全国各地的诗人、楹联家们的积极响应,收到征稿近万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赋化州美景,或吟李氏人杰,或颂南津三柏李氏宗祠、陵园,或赞李氏历史文化,佳作层生不穷。如河北省郭风林的《南方子.题南海龙族》:
泪眼看金瓯,烽火连天血漫流。人在异乡谁肯助,诚留,三柏陪君七百秋。
不敢忘中州,粤海深情岂忍丢。自此石龙龙胄旺,筹谋,报国齐家势正遒。
又如四川程立家的《沁园春。咏南津三柏李》:
李氏陵园,雄踞南津,瑞笼鉴江。赏宝山积翠,登高野色;中流立石,映水波光,凤饮鸣泉,帆飞雪浪,夜月千秋照院墙:瞻祖庙,赞青檐绿瓦,气势轩昂。族门历代书香,看璀璨文星竟耀芒。溯唐皇宗脉,崇垂史册;藤王名阁,誉傲华章。进士盈庭,状元及第,俊彦良臣列栋梁。欣今日,更英才辈出,永续辉煌。
来到千尺碑廊前,举头一望,果然壮观,简直是一出永久的书法大展。他们邀请有关领导,以及岭南地区知名的近百位书法家,从全国征稿中,精选了300多首(副)诗联,以真、草、篆、隶书体,挥毫泼墨。然后刻在花岗岩板材上,再镶入碑廊中。这条诗、书、画长廊,从陵园大门口开始,一直往祠堂延伸,望不到尽头,很有气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百米栏杆浮雕,把二十四孝图及中国极其励志之画作,以石刻浮雕之技,镶嵌在百米栏杆之中,一图一诗,诗画合璧,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图文并茂,相映成趣。
宗祠、陵园、碑廊、浮雕融为一体,犹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嵌在千秋岭畔,显得更加肃穆、文雅、古朴、大气------
李会长还告诉我,他们利用祠堂,多次举办诗词、楹联、道德经等讲座,深受人们欢迎,常常座无虚席。
聆听李会长的介绍,漫步陵园,浏览碑廊,观赏浮雕,置身宗祠,令人心旷神怡,遐思联翩,象在历史长河中沉醉,象在文化艺术的海洋中遨邀,象在道德孝道的殿堂里求知------真是收获甚丰,不枉此行。
回来的路上,我还在回味,慢慢地品味着南津三柏李氏宗祠的文化------

小梅子xzbkb(2015-05-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