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普宁市,中国大陆人口第一大县(县级市);广东省辖区下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的一座中等新兴城市,拥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县级城市,也是广东改省直市呼声最高的城市。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城市,中国著名侨乡,共产党革命老区;纺织服装和医药是当地两大支柱产业,全国最大的衬衣生产基地,华南最大的中药材基地,粤东最大的服装、烟草、茶叶、水果、纺织品等集散地,粤东最大的客运货运交通中转站,粤东最大陆路口岸;普宁全市面积1620平方公里,东毗汕头市潮南区,南邻惠来县,西南连汕尾市(陆丰市、陆河县),西北接揭西县,东北接揭阳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榕江、练江和龙江。现任市委书记胡焕华,市长:陈群峰(代市长)。
名称来源
普宁始建城于明朝嘉靖年间,普宁的首置名称在上个世纪有较大的争议。作为普宁最早的地方志,明万历《普宁县志略》记载初置即名普宁,表述相同的还有万历《广东通志》、《明史》及郭子章《潮中杂纪》,认为取“普遍宁谧”之意名普宁。而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则称安普县,《大清一统志》以及后来的《潮州志》则沿袭了初取“普遍安宁”之意名普安的说法。1986年在普宁首治贵屿一座三山国王庙外墙发现的“去思”碑否认了前两种说法,证明初置即“赐名普宁,是潮之剖为普也”,并沿用至今。
地理环境
普宁市南部为大南山山地,西南部为峨嵋嶂山地和南阳山丘陵,东北部为铁山、洪山的低矮丘陵,中部为宽广平原,在平原与丘陵之间有台地分布。全市诸山为莲花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市境东西最长距离50公里,南北最长距离38公里,市界线周长约206公里,全市区域总面积1620平方公里,折243万亩,其中耕地38.4万亩,占15.8%,山地144.7万亩(指林业用地,不含侨场),占59.6%,市区规划控制区220平方公里,建成区26平方公里。普宁市的气候除北部少数农村外,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1.3°C,年平均降水量2124毫米。
交通道路
普宁市处粤、闽、赣陆路交通枢纽,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市区流沙是粤东有名汽车货运中心,汽车货运专线直达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境内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道路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主,县道为基干;公路里程1168.3公里,国道45.1公里,高速公路56.7公里,省道102.9公里,县道201.1公里,乡镇道路762.5公里,密度达66.2%;揭普高速、普惠高速、国道324线,省道236线、238线在市区交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