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又称为冰鱼、玻璃鱼,属银鱼科,淡水鱼,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肉质细嫩,生活周期短、世代离散、生殖力和定居能力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近海和各大水系的河口,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银鱼: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白小》诗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这诗写得很概括,很形象。这种鱼小而剔透,洁白晶莹,纤柔圆嫩,浑体透明。主要是品质上乘,体长6厘米左右,农历九月出水,它与其它银鱼品种“面条”和“锈花针”不同。银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绣花针”肥度不够,干瘪味淡;“面条”肉老筋硬,入口不适。银鱼是极富钙质的鱼类,营养学家将它列为长寿食品,它的“补肺清金、滋阴补虚”的功效,成为水中珍品。
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烟波浩渺,波光潋滟的邵伯湖,湖水清洌,水草丰美,浮游动物丰盛,小鱼小虾繁多,为银鱼的生存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生态环境,银鱼也以最大的努力回报邵伯湖。银鱼,成了邵伯湖的“三珍”之一。
银鱼味鲜肉嫩,营养丰富,驰名中外,不仅有冰鲜出口,还有干制品生产。银鱼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烩,可炒,可炖,可蒸。以银鱼制菜,一般不以其为主料,只作配料就行,皆因银鱼太鲜,用多了反倒是一种浪费。若以银鱼烩白菜、青菜,吃起来清鲜爽口。若以银鱼配料炒菜,那味道鲜香扑鼻。多数宾馆饭店,或是寻常百姓家,都把银鱼炖蛋作为一道特色菜。但见蛋是乳黄的,银鱼是银白的,那点点绿色的葱花点缀其间,仅这色彩就引得人们食欲大振。而吃起来蛋也无骨,鱼也无骨,柔软爽口;蛋亦鲜,鱼亦鲜,鲜味透人肺腑。让谁吃了都会赞不绝口,只想下次再来品尝才能了却心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