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再成香会热点 中国将遭各国围攻

家乡区县: 成都市武侯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无论是“华山论剑”还是“屠龙大会”,都将在一家著名酒店内召开的一次防务大会的紧张氛围描述的淋漓尽致,而“屠龙大会”“鸿门宴”则展示了中国遭受“围攻”的局面。今年也不是例外。
5月29日,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这场始于2002年的论坛是目前亚太地区安全对话机制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会议之一。高规格主要体现在参会人员,各国国防部长、军队领导、和防务专家都会出席。
2007年中国首次派遣高级军事代表团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今年是中方代表团第九次参会,副总参  谋长孙建国海军上将率团出席。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此前公开介绍,孙建国将要发表大会演讲,阐释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防政策,介绍中国军队开展国际安全合作,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相关情况,并且提出各国军队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倡议主张。
  据公开报道,《环球时报》记者对中方九次参会人员梳理发现,九次中共有7次由副总参谋长率团参会,今年是首次由来自海军的副总参谋长任代表团团长。在调任总部任职之前,孙建国一直服役于海军部队,曾任海军某潜艇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参谋长等职。
  巧合的是,有很多迹象表明,今年的香格里拉会谈上南海问题势必是一个重要议题。
  5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称,各方应立即并永久停止在南海填海造地。卡特之前,美国一系列官方表态包括国务院发言人、美国助理国务卿都发表了一些不恰当言论。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近日在南海问题上频频表态是为了在香格里拉对话期间挑起话题,聚焦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不是首次成为会谈的主要关注点。2012年的香格里拉会谈中,南海问题就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几乎可以改名为“南海对话会”。其它时候也有人挑动南海问题,但并没有成为主要话题。比如2014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哈格尔在发言中也公开指责中国“破坏南海地区的稳定”。
  对于近来突然热起来的南海话题,中国军队有清醒、客观的认识,5月26日,杨宇军在回应美国记者提问时候表示,“其目的是要抹黑中国军队,刻意渲染地区紧张局势,也不排除这是为个别国家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行动寻找借口。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新的伎俩,应该说是老把戏,历史上大家已经见过多次了。”
  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对于中国解放军代表团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从2002年香格里拉对话会成立之初,中国话题就一直都在。只是最近几年来关注程度表现尤为显著。
从最初的低调,谨慎,中国代表团面对外界心态越来越自信,也娴熟地利用这个对话平台发出中国声音。
  2011年中国首次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派出国防部长梁光烈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该举动被认为中国军队将以更透明、自信、务实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2013年,大会中至少23个问题,其中16个给了中国。中国代表团团长戚建国一一坐了回应。这被认为,中国正告别被动的刺激反应方式,表现积极出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的信心。加拿大国防部长麦凯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与会代表表现活跃,且“彬彬有礼,不那么咄咄逼人”,表明中方在更积极地进行沟通,传递着积极正面的信号。
  2014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美国防长哈格尔一唱一和,指责中国,进行公开挑衅。而被媒体诸多引用的是,当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副总参谋长王冠中在发表大会演讲中即兴脱稿回应二人的言论。据外媒报道,印度民主党主席里克对王冠中的评价是,坦然和直率“就像一尊弥勒佛”。
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2014年香格里拉对话上中国遭受“围攻”情形是描述,“在国际法、在南中国海‘九段线’的问题上,中国代表遭到了不留情面的质问压力。但也是由于这种交锋,由于中国代表努力心平气和回答各种质问,一个大国形象反而清楚的浮现出来。”

Heekei(2015-05-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